第18章 大局變化





這一點就很人性化了,很牛逼的能力!




關於自己的聽覺距離,溫三也急於弄明白,這將會直接影響他對戰場態勢的判斷,非常重要。




為了搞清楚這一點,溫三往前線靠近,小心的進行了多次印證。最後得出實測的結果,自己的聽覺距離大概在一公里左右。但每次使用之後,聽覺距離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只是增長幅度有限而已。




也算是個不錯的驚喜,有成長的空間。




雖然溫三這邊一切都變得順利了起來,但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喜悅之意。




這個時間段,淞滬會戰漸漸接近了尾聲。自開戰以來,國府盡遣70餘精銳之師,與鬼子侵略軍在多個戰場展開激戰。雖有局部戰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但總體上依然在節節敗退。




在幾乎沒有任何天然屏障可以防守的淞滬平原上,對面鬼子海軍空軍佔著絕對的優勢,威力巨大的艦炮和空中投下的炸彈就是罪魁禍首。兩個多月打下來,國軍傷亡巨大,全軍敗退的局勢已經無法逆轉。




閘北地區的抵抗也是日趨艱難。身處88師的溫三很清楚這段歷史,記憶深刻。國府最高指揮官已經決定撤出該區絕大多數部隊,去退防西部郊區。同時命令顧長官讓其麾下的88師單獨留守抵抗。




九國公約的簽字國將於11月6日召開會議,最高指揮管希望以88師的犧牲來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換句話說,這支部隊已經被放棄。他們將成為爭取國際社會同情的犧牲品。可溫三非常清楚,資本主義列強根本的同情就是鱷魚的眼淚,他們更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一切的盟約,都只是一張隨時可以撕破的廢紙。沒有強大的實力,就要捱打。想依靠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生存下來,那是痴心妄想!




88師長官可不想自己就這麼被犧牲掉。孫師長經過多方努力,才將自己的想法傳達了上去。




這最後的犧牲既然是出於政治目的,那麼留守閘北的部隊,數量多是犧牲,數量少也是犧牲。守多個據點是守,集中兵力守一、二個據點同樣也是守,為何要將整個師的兵力搭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