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635章 臨終委託

  崔顯拱手俯首說道:“六爺莫要笑話我了。我原本就是降臣,如若再朝秦暮楚轉投他人,皇上又該如何看我?即使我投入四爺門下,四爺也未必能看得上我,最終亦不過是未席之座,盡是旁觀之眼。再者而言,袁部堂與我有恩,在工部時百般維護,我實不忍捨棄於他。其曾與我說,他若是有所不幸,韋閣老臨終之委託,便只能由我相繼了。”

  劉永銘笑道:“看來袁魁做人還是可以的嘛。”

  “也就是對我可以。若真可以,今日必然是高朋滿座了。”

  “嗯?這話又從何而起?”

  崔顯說道:“上若清貧,對下必苛,苛則眾遠之。其實工部裡的人對袁部堂都是有些意見的。而我……呵呵,我博陵世家出身,來漢國的時候把身家都帶來了。我不缺錢花,所以就很少拿人孝敬,袁部堂因此就與我走得近。從主事到郎中,再到侍郎,每一步都連升兩級,皆是袁部堂保薦之功呀。”

  劉永銘聽著崔顯的感慨,輕輕地點著頭。

  崔顯其實不是從齊國來的,而是從契丹來的。

  博陵崔氏世居於博陵郡,但郡縣制早就沒有了,現在只有府州縣。

  而漢國實行的是府縣制,連州都沒有。

  博陵一詞現在也就只在史書裡才留有記錄。

  崔顯籍貫其實是河北博野。

  而河北博野卻是契丹南院大王的轄地。

  由於契丹人對漢人世家的盤剝,范陽盧氏與博陵崔氏是怨聲載道。

  范陽盧氏幾十年前開溜跑了,在河北最大的世家就是博陵崔氏了。

  契丹人防博陵崔氏就像是防賊一樣,是絕不允許博陵崔氏的宗主家像范陽盧氏那樣給跑了。

  所以,崔顯的父親根本就不敢對契丹人表示出他的不滿來。

  當時崔顯不過十二、三歲,但他還是大膽得給父親出了一條計策。

  崔顯之父聽了以後,給契丹南院大王耶律德哥寫了一封請願書。

  說是願意為契丹人效力,並且帶著自己的這一支的族人及全部的財富到燕京去。

  南院大王見到崔顯之父的請願書十分高興,派人前去邀請並幫助崔顯這一支族人入駐到燕京。筆趣閣

  崔家還真就去了。

  南院大王大肆發佈公告,說自己如何優待漢人仕人,並且多次邀請崔顯一家到自己的王宮赴宴。

  崔家與耶律姓的關係此時是越來越好,於是南院大王也就放鬆了警惕。

  為了讓南院大王耶律德哥更加放心,崔顯之父甚至催著耶律德哥給自己一個官位。

  耶律德哥之所以一直沒給崔顯之父官位,是因為他打心裡就不太願意把什麼重要的職位給一個漢人。

  如果隨便給一個虛職,人又怕別人說自己虛情假意。

  最後南院大王終於做下了決定,讓崔顯之父先去治理一個州,看看能力再說。

  其實這也只是一個緩兵之計。

  或者說這只是一個託詞,最後的結果難免就是漢人世家出身、不知民間疾苦並不勝任。

  即使崔顯之父有這個能力,只要耶律德哥睜隻眼閉隻眼,那些不想讓漢人當要職的契丹貴族也會給崔顯之父弄出點什麼事情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