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紅了 作品

第242章 一字千金,天降流火(萬更求訂閱!)

    “哦?不知掌門下山所為何事?”

    赤松子和長生子皆是一臉疑惑。

    道家剛剛歸於一統,雖然說山上的日常事務大部分無須掌門親自過問,但是這些日子以來,掌門每隔幾日便給道家眾弟子講道。

    眾弟子已經習慣了掌門在山上的日子,現在掌門要下山去,赤松子和長生子還是有些不捨的。

    那邊,道玄子和北冥子的臉上卻是浮現出淡淡的笑意。

    葉千秋道:“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找你們二人前來的緣由。”

    赤松子和長生子齊聲道:“請掌門指點。”

    葉千秋微微頷首,然後說道:“這百年來,天下戰亂不休。”

    “既然天下一統之勢已顯,那我道家自然不能是袖手旁觀,要順勢而為。”

    “秦奮六世之餘烈,天命在秦,我欲先去一趟咸陽,親自面見一趟秦王嬴政。”

    “天下欲久安,需要一位明主。”

    赤松子和長生子聞言,若有所思。

    長生子在一旁說道:“雖然秦國目前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也有一統天下之氣象。”

    “但秦法嚴苛,終究不是久治之道。”

    葉千秋笑道:“正是因為秦法嚴苛,所以我道家方才有用武之地。”

    “我與秦王嬴政有過一面之緣,此子有天命在身。”

    “但是,眼下的秦王嬴政是龍潛於淵,所以,我打算相助其一二。”

    “來日,秦國一統天下,道家也可無虞。”

    赤松子聞言,則道:“既然掌門已經決定,那我們自然不會反對掌門的計劃。”

    “只是,掌門此次下山,是否需要帶上些其他弟子。”

    葉千秋道:“自然要帶,嬴政目下手中可用之人甚少。”

    “此入咸陽,我欲帶六名弟子一起下山。”

    “這六名弟子必須是心思剔透,辦事得力之人。”

    “你們二人去挑選這樣的六名弟子,明日一早,讓他們來尋我,隨我一起下山。”

    赤松子和長生子聞言,盡數奉命而去。

    待赤松子和長生子離去,道玄子在一旁說道:“太玄師兄此次下山,何時歸來?”

    葉千秋道:“我到咸陽盤桓幾日,待與秦王嬴政結下善緣,還會前往趙、燕、齊三地。”

    “還應該會去往稷下學宮拜訪儒家荀子。”

    “待一切事了,我自會回山。”

    道玄子和北冥子聞言,微微頷首,不再多問。

    ……

    翌日一早,赤松子和長生子各帶著三名弟子前來幽林小築,和葉千秋道別。

    葉千秋也不再耽擱,帶了這六名弟子便直接下了太乙山。

    這六名弟子,三名是赤松子的弟子,三名是長生子的弟子。

    長生子的三名弟子是逍遙、木虛、木衝。

    赤松子的三名弟子是碧清,碧卬、碧春。

    一行七人下了太乙山,便直奔七八十里地之外的咸陽城去。

    ……

    太陽剛剛爬上了遠山,秋風蕩起了輕塵,渭水兩岸橘紅的土霧彌天而起,蒼蒼茫茫籠罩了山水城池。

    咸陽城的四門箭樓巍巍拔起,拱衛著中央王城的殿宇樓閣,在紅光紫霧中猶如是那傳說之中天宮的街市一般。

    連綿屋脊上高聳的龜麟雀蛇,神獸仙禽,高高俯望著這碌碌塵世。

    大秦的子民在這漫天漂浮的紅塵中奔走四方。

    一陣雞鳴在城中不停響起,城內大道上已經是車馬轔轔,行人匆匆。

    官吏們乘車走馬,匆匆趕赴官署。

    日出而作的農夫百工們荷工出戶,奔向了作坊,奔向了市中,奔向了城外郊野的農田。

    長街兩側的官署、會社、作坊、商鋪、酒肆民宅,也都已早早打開了大門,各色人等無分主僕,都在灑掃庭除奔走鋪排,操持著種種活計,開始了新的一天。

    長陽街的晨市已經開了,長陽街位於咸陽南門內。

    北口與王城隔著一片胡楊林遙遙相望,南北長約三里餘,東西寬約十多丈,兩廂店鋪作坊相連,是秦國本邦商賈最為集中的大市。

    長陽街東面,隔著一片鱗次櫛比的官邸坊區,便是天下聞名的尚商坊大市。

    兩市毗鄰,國府關市署將長陽街定名為國市,將山東商賈聚集的尚商坊定名為外市。

    咸陽的老秦人卻從來不如此叫,只依著自家喜好,徑自將長陽街叫做勤市,將尚商坊呼為懶市。

    箇中緣由,都是市井庶人感同身受得來。

    若比貨物,尚商坊外市百物俱備,長陽街國市則只能經營秦國法令允許的民生貨物,諸如兵器鹽鐵珠寶丹砂座車戰馬等等,長陽街決然沒有。

    若比店堂氣魄,長陽街多為三五開間的小店鋪面,縱有幾家大店,也不過八九開間,至多兩層木樓一片庭院而已。

    尚商坊則不然,六國大商社無不飛簷高挑樓閣重疊庭院數進,家家都比秦國大臣的官邸豪闊。

    便是尚商坊的散賣店鋪,也動輒十數開間,銅門銅櫃精石鋪地,其華貴豪闊,其大店做派,都與長陽街不可同日而語。

    葉千秋和六名弟子在長陽街上走著,道家在咸陽城中也是有據點的。

    這據點就在長陽街的鬧市之中。

    他們用了一日光景,便從太乙山趕至了咸陽。

    一進咸陽,便直奔著道家據點所在的長陽街而來。

    卻是碰到了長陽街的早市。

    一路走來,葉千秋所看到的確實是一派祥和景象。

    他當初從雲夢山出來,經過魏國、再入韓國,可從未見到過如同咸陽城這般民生安樂的情況。

    即便是韓國的都城新鄭,只給人一種壓抑無比的感覺,絕不會給人這樣一種欣欣向榮,一派生機的感覺。

    逍遙子拜入道家之前,是關中豪俠,咸陽城他是再熟悉不過了。

    這一路走來,便是逍遙子在帶路。

    葉千秋對咸陽的情況很感興趣。

    逍遙子也樂得給葉千秋介紹咸陽的情況。

    只聽得眾人一邊走,逍遙子在一旁和葉千秋說道:“那些早起的老秦人趁著朦朧天光緊步上市,或交易幾件物事,或猛挫上一頓鮮香之極的鍋盔羊肉,完事之後立即便去忙自己的生計。”

    “官府吏員遊學士子,也多相約在長陽街晨市說事,吃喝間鋪排好當日要務,便匆匆離市去應卯任事。”

    “時日一久,便成了習慣,長陽街早市也就成了咸陽城的獨特風景。”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安居樂業這四個字出現在了他的心頭。

    值此亂世之際,也唯有秦國治下方才有這般濃重的煙火氣了。

    這一路行來,依稀間聽到秦人的對話,清晨相遇,許多人的第一個話題大多都是在說今天的天氣如何。

    只見初晨的天空之中,已經有了一抹血色,著實怪異的很。

    就在這時,只聽得那邊有人高呼。

    “快去看了!”

    “南門懸賞!一字千金!”

    只見那邊突然有一個童僕從街中飛奔而過,清亮急促的稚嫩喊聲一路狂呼而起。

    無論是店中市人還是當街灑掃的僕役,一時紛紛驚訝。

    一個老者高聲急問道:“那小子,你說甚?”

    “什麼一字千金?”

    “你好歹把話給說明白啊!”

    有人高聲大笑道:“不知道哪裡來的小崽子,估計還沒睡醒,這大早上的,瞎嚷嚷個什麼。”

    “老伯你聽了這小崽子的話,也在做夢嗎?”

    “要是真有一字千金,我等立馬丟了掃把,這就讀書認字去!”

    只見長陽街上兩旁的店中,無論食客還是店家,都是頓時一片鬨然大笑。

    “南門懸賞!”

    “一字千金!快去看了!”

    那童僕依舊邊跑邊喊。

    葉千秋聞言,不禁心頭一動,一字千金?

    莫不是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完成了?

    當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隨著那童僕稚嫩急促的喊聲漸漸遠去,左右的秦人們也漸漸把持不定了。

    先是幾個好事者拔腿奔南門而去,接著便是店堂食客們丟下手裡的碗筷也跟著去了。

    緊接著,灑掃庭院的人也拖著掃把,抱著銅盆抹布紛紛向南門去了。

    沒過了多久,連正在趕赴官署的吏員與遊學士子們,也紛紛驅車跟著前去。

    逍遙子等六名弟子朝著葉千秋看去。

    那目光之中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也是想去湊一湊熱鬧。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咱們也去湊湊熱鬧。”

    說罷,幾人也順著人潮而去。

    ……

    此時,南門東側的車馬場,已經是熱鬧起來。

    城牆下立起了一道兩丈餘高的木板牆,從城門延伸到車馬場以東,足足兩箭之地。

    木板牆上懸掛著一幅幅白布,從兩丈多高的大板頂端直至離地三尺處,匹練垂空,十分壯觀。

    最東邊的一幅白布上,寫著四個斗大的銅字——呂氏春秋!

    銅字下立著一方本色大木板,板上用紅字寫著一行字。

    逍遙子從旁念道:“呂氏春秋求天下人斧正,改一字者賞千金!”

    一幅幅大白布向西順次排開,上面寫滿了工整清晰的拳頭大字。

    茫茫白牆下,每隔三丈餘擺有一張特大書案,案上整齊排列著大硯、大筆、大羊皮紙。

    每張大案前站定兩名衣飾華貴的士子,不斷高聲的呼喊道:“我等乃文信侯門客,專一督察正誤之功!”

    “大著求錯,如商君徙木立信。”

    “無論何人,但能改得一字,立賞千金!”

    如此曠世奇觀,潮水般朝著這邊聚攏而來的人群頓時亢奮無比。

    還不到半個時辰,南門東城牆下已經是人如山海。

    護城河兩岸的大樹上,掛滿了頑皮的少年。

    車馬場停留的車馬,被紛紛來湊熱鬧的人們全部擠了出去。

    識字的士子們紛紛站上了石礅,站上了土丘,高聲唸誦著白布牆上的文章。

    人群中時不時一片鬨然驚歎,一片譁然議論。

    有大字不識一個的農夫工匠,看起來卻是十分輕鬆,遇見尋常難謀一面的老熟人,便哈哈大笑著一聲,然後說道:“老哥可識字!快去改那呂氏春秋,改一個字就價值千金,足夠你走遍天下了!”

    對面的老熟人也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該你老兄弟改!”

    “一個字,足夠你這老鰥夫娶一百個老妻!”

    旁邊的人聽了,皆是鬨然大笑。

    那些讀過書識得字的人,無論學問高低根基深淺,各個紅著臉盯著白布黑字的大牆,費力的端詳著揣摩著。

    希望從中弄出一個兩個自己能解得清楚的字,好來說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