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英祖王朝

 “伯顏丞相,高興那邊情況怎麼樣了?”忽必烈問道。

 原本的歷史上,忽必烈在第二次征伐小日子過失敗之後,心有不甘的忽必烈打算於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292年派遣水師副萬戶楊祥為宣撫使,吳志鬥為禮部員外郎,阮鑑為兵部員外郎率領水師六千餘人再次征討流求。

 據元史,“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流求,經澎湖設置澎湖寨巡檢司,進取流求,作為徵日本之準備。”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趙昺的穿越,或許忽必烈走火入魔,反正不管怎麼樣,忽必烈進取流求的事情再次提前,甚至提前了整整十二年之久!

 而且和歷史走向不同,這一次忽必烈封高興為徵東將軍,率領水軍三萬餘人,孤注一擲嚴令高興必須拿下整個流求。

 所以忽必烈才有此一問。

 高興,就是前文中血戰漳州的那位。別說,這傢伙雖然損兵折將,居然成功逃避了忽必烈的處罰,不得不佩服此人的能力。

 “大汗,高將軍率水師三萬餘人已經在半月之前從腹裡般陽府路的登州出發。”

 元朝一開始設尚書省管理某一個大區的路、府(州)、縣,成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後來元世祖中統年間,尚書省併入中書省,地方機構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中書省直轄地區稱作“腹裡”。

 一箇中書省,一個宣政院轄地,加上十個行中書省,構成了蒙元的疆域。

 蒙元般陽府路位於山東半島北部,轄萊州、登州兩地。

 “嗯。告訴高興,這次再把差事辦砸了,新賬舊賬朕一併給他算算。”忽必烈冰冷地說道。

 “是,大汗。”伯顏感受到忽必烈的怒火,連忙稱是道。

 “朕也累了,都散了吧。”忽必烈說完,在貼身太監們的攙扶下,離開大安殿。

 “臣等恭送大汗皇帝陛下。”伯顏等人連忙躬身行禮道。

 東海……

 忽必烈把老本都搭上,東拼西湊的千餘艘戰船正在海面上航行著。

 浩浩蕩蕩的船隊連綿數千米,千帆一道浪裡雲。

 高興站在甲板上,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又看看身邊精銳的蒙古士兵,思索著這次又能撈到不少的錢財。

 一時間,高興洋洋得意,詩興大發,吟道:古今千帆去,划船不用槳,揚帆不用風,人生全靠浪。

 這一次,鐵了心的忽必烈派出的可不是由新附軍、高麗軍組成的一群烏合之眾。而且清一色的蒙元精銳,如此勁旅在手讓高興躊躇滿志,信心十足。

 此次被重新啟用的高興,奉元主忽必烈的君命,先攻打琉求群島,拿下群島之後,便渡海南下直奔琉求。

 琉球群島就是後世的沖繩一帶,位於小日子國和寶島之間的東海。在後世,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屬於第一島鏈的存在。

 連綿起伏的船隊,行駛在最前面的是副元帥楊祥。

 正在思考人生的楊祥心中頗為不爽,莫非是銀子使得少了,怎麼半路殺出高興這個土鱉,竟然搶了老子的元帥之位。

 楊祥扭過頭,看向排在船隊中央的那艘巨大的指揮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