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247章 青燈古佛,了卻殘生

 此處的太后指的並不是謝道清,而是指全皇后,也就是趙昺他哥趙?的生母。

 宋朝滅亡之後,全皇后被押往大都,後來在正智寺出家為尼,從此青燈古佛,了卻殘生。

 此言論已經不僅僅是大逆不道了,甚至可以說是在映射全太后和靖康之恥中徽宋二帝的後宮嬪妃們的遭遇。

 這無疑是在將趙昺置於公眾面前,進行無情的嘲諷和抨擊。

 “啪!”一聲巨響,名貴的硯臺狠狠地砸在地板上,頓時支離破碎,黑色的墨汁濺了一地。

 書房的聲音驚動了外面的錦衣衛,這些宮中護衛卻又無召不得入內。

 這些人的頂頭上司武壘遠在高要縣未歸,以至於當值的錦衣衛們一個個如臨大敵,卻又進退不得,一時間人人神色緊張。

 謝道清是宋理宗趙昀的皇后,其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其實並不是那麼不堪。

 早在蒙元包圍鄂州(今武漢武昌區),大有順江而下之勢,整個宋朝一片惶恐,紛紛請求理宗皇帝遷都以避鋒芒。

 此時的謝道清卻站出來堅決反對遷都:“若遷都,民心、軍心盡失,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鄂州和武昌,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而且這兩個地名經常被搞混。

 慢慢來,不著急,一步一步捋清楚了。

 先說說湖北省鄂州市,

 鄂州市古稱吳都、武昌。夏代時為“鄂都”,商代時為“鄂國”,曾為楚鄂王封地。西與武漢市接壤,東南與黃石市毗連,與黃岡市隔江相望。

 那麼明明是後世的湖北省鄂州市,為什麼又叫“武昌”呢?

 這裡面和孫權有關。

 當年,關雲長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好人妻的那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鋒芒。此時司馬懿,蔣濟等人獻計曹操聯合東吳。後來吳國偷襲關羽後方,和魏國前後夾擊,這便有了關雲長敗走麥城的故事。

 荊州丟失,關羽戰死。蜀吳兩國自然成為仇敵,孫權為了對抗蜀漢(劉備稱帝國號“漢”,後世稱“季漢”、“蜀漢”。不管叫什麼,都是一個政權。)把首都從建業遷到鄂州(市)地區,並且修建武王城,改名“武昌”。

 取自“以武為昌”之意。

 這便是後世湖北省鄂州市曾用名“武昌”的來歷。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這裡面的“武昌”說的就是湖北省鄂州市。“建業”即今天的江蘇南京。

 (這首詩是針對東吳末帝孫浩的,跟孫權無關。)

 說完了鄂州市,那麼再來說一說武漢市武昌區名字的轉變過程。

 這件事還和孫權有關,孫權從建業遷都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苦於武昌周圍無險可守,於是為了拱衛首都武昌(今鄂州市),在其上游一百多里外的江夏山修建了一處軍事城堡,取名“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