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172章 泉州之戰(六)

 泉州港三灣十一港,港灣交錯,水道深邃,絕對是天然的良港,陸上交通也相當暢通。

 大宋祥興二年三月底。

 在歷經近20天的航行之後,大宋水師包括俘虜的蒙元船隻在內,共計三百五十餘艘戰船終於抵達泉州附近。

 一路上可以說有驚無險,順手剿滅了幾夥小海盜,順便繳獲點錢糧。

 小股海盜,幾艘破船,幾張破弓,幾把破刀,也敢對抗大宋皇家水師。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文天祥笑呵呵地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黃鶴和他手下的一百多名“天子親軍”。

 黃鶴也是一臉的無奈,丞相竟然把這麼艱鉅的任務交給了自己。

 沒辦法人家是大帥,大帥有令,誰敢不從。

 於是乎,被包圍的海盜成了特種部隊練習槍法的活靶子。

 又是兵不血刃,還不如沙全的廣州水師耐揍呢。

 高喊著“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海盜們還沒反應過來,便已經死的死,降的降。

 太嚇人了,海盜們哭爹喊娘,想要回家吃飯飯。

 最鬱悶的是那些操作大將軍炮的炮手們了,大炮推出來,又推回去。

 從海口到泉州兩千裡海路,愣是一炮沒打。

 沒有軍令,誰也不敢打炮。

 炮手們個個急得抓耳撓腮,又無可奈何。

 一路上,那些近海打魚的漁民看著懸掛著大宋旗幟的戰船,一開始還四散逃竄,可是當發現大宋水師竟然秋毫不犯的時候,又站在漁船上遠遠地觀望著。

 而文天祥他們根本沒時間搭理這些北地的漁民,也沒有時間去搞那些政策宣傳等等。

 原因很簡單,數百艘戰船一路向北行駛,這麼大的陣勢,那絕對是無法掩人耳目的。

 要不了多久蒲壽庚之流肯定要收到消息,所以還是趕路要緊。

 ……

 李恆字德卿,號長白,元朝名將,西夏國宗室後裔。

 歷史上正是此人和張弘範一起在崖山水域南北夾擊,南宋滅亡。

 此時的李恆正和蒲壽庚兩人端坐在泉州市舶司衙門裡。

 地面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茶盞的碎片,顯然是有人剛剛發洩了一通怒火。

 下面跪著的一名小嘍囉大氣不敢喘一聲。

 小嘍囉的腦門被碎片劃破,卻絲毫不敢亂動,任憑額頭上的血水滴落在乾淨而又奢華的地板上。

 內心極度恐懼的小嘍囉有些顫抖,卻又緊咬牙關試圖控制住抖動的身體。

 李恆左手端著茶盞,右手拿著茶蓋,有一搭沒一搭地颳著茶沫子,時不時搖著腦袋用嘴吹上一二。

 然後將茶盞放至嘴邊,慢慢地將茶水吸入口中。

 而一旁的蒲壽庚則垂足正襟坐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