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衣被天下

 光是這套去籽的設備就整整領先西方五百年之久。 

 至於說18世紀西方的珍妮紡織機為何後來居上超越了華夏,懂得都懂。 

 “黃姑姑深知棉花剝籽不易,百姓們起早落夜用手剝棉籽何其艱難,何其辛苦!” 

 怎樣才能打動人心?唯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趙昺反覆強調勞作的辛苦,而這些正是黃道婆最深有感觸的地方。 

 “剝籽難,難於上青天。這布又如何能織的多?蒙元在北方只曉得要布收稅,哪裡還會管百姓的死活?” 

 元朝貴族都是“包戶”的,也可以理解為若干戶百姓為一家服務。前面有介紹,類似於漢朝的食邑。 

 “姑姑,如今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如螻蟻一般朝不保夕,苟且活命。是我趙宋對不起天下百姓黎民,天下可以沒有趙宋,卻不能沒有百姓。姑姑不是幫朕,也不為幫大宋,而是為了天下蒼生。望姑姑助我!” 

 趙昺站起來整理衣冠,對著黃道婆一拜,彎腰及地,久久不起…… 

 黃道婆趕緊轉身避開了趙昺的一拜,感嘆天下又有幾個帝王能把百姓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 

 感受到趙昺的誠懇,黃道婆嘆了一口氣,說道:“官家,您這是折煞奴家了,奴家願為陛下姑且一試。” 

 此時的黃道婆並沒有發明出這幾套設備,只能婉轉地說願意一試。 

 “多謝姑姑,趙昺替瓊州百姓,替天下百姓多謝姑姑!” 

 “我準備成立一個新衙門,就叫大宋紡織局,由姑姑負責管理。推廣製作新式工具,以便提高紡布效率。讓百姓不再是衣不遮體,每年也能添上幾件新衣。” 

 “官家,自古未有女子入朝為官的。奴家願意為朝廷推廣紡織技術,但不願為官,還請陛下恩准。” 

 黃道婆右手在外,左手在內,頷首屈膝,行了一個標準的萬福禮,說道。 

 “姑姑說笑了,前朝李唐時,謝瑤環官拜‘尚書院司籍’,欽命謝瑤環為右臺御史,賜尚方劍,並且巡按江南。姑姑怎能說沒有女子為官的先例?”趙昺笑道。 

 對於黃道婆的各種說辭,趙昺可是有備而來的。 

 “姑姑,李唐的舊事暫且不提,單說我朝抗金名將護國夫人——梁氏,於黃天蕩之戰中親執桴鼓,將入侵的金賊阻擋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雖為女子但仍被朝庭封為楊國夫人,名震天下。” 

 “誰能說這女子便不可為官了?”趙昺爽朗一笑道。 

 女子為官,最高的應該是上官婉兒了,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商代的婦好,是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