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449章 山上軍工廠發展

 從機械廠出來,胡湘想,該去山上看看了,看山上m24步槍改進情況怎麼樣了。

 從北方回來後,因為m24步槍經過幾次激烈的使用,也導致出現了很多故障。

 故障步槍拿回去後,己經讓李鐵鎖研究怎麼改進了。

 m24步槍的質量及可靠性,必須要提高了,還得加快。

 因為金國的後膛燧發槍,己經開始量產了,雖然威力不及m22步槍,但金國兵力多,國力非胡家現在能比的。

 在燧發槍發展歷史上,也有後膛燧發槍,在1776年(注意這個時間,蒸汽革命前幾十年,當時歐洲也沒有近代機械設備,全是手工),由英國少校帕特里克·弗格森發明,槍長在48?6.英寸之間,口徑為16毫米,擁有膛線。該槍為英軍第一種有記錄小批量裝備的後裝步槍,其射速超過了當時普遍的前裝燧發槍。

 不過弗格森後膛燧發槍,因為不是全金屬子彈,因此沒法做到火藥的嚴密閉鎖,導致火藥量不能填充太多,而且操作也繁瑣,導致沒有流行。

 而且金國也研製出來了,大口徑的火炮,用青銅鑄造的,也採用了全金屬子彈。不過不是獨頭彈,裡面有數十顆鉛彈球。

 射擊速度堪比歷史上的佛郎機火炮,但比佛郎機先進多了。

 為什麼比佛郎機火炮先進,因為佛郎機雖然也是子母炮(子炮為子彈,母炮為炮管,),但佛郎機的子彈殼要承擔火藥爆炸的壓力,因此子彈殼製作的必須很厚,也導致子彈很重。

 而金國這個炮彈,和後世的大炮炮彈一樣,是塞到炮管裡面,靠炮管承擔火藥的爆炸威力,因此炮彈重量很輕。

 胡湘點起了科技樹!

 敵人也不是傻子,也會根據全金屬子彈,想出跳躍式火器,畢竟,小口徑全金屬子彈是槍子彈,大口徑全金屬子彈就是炮彈了。

 後世也是把口徑小於2.毫米,稱為槍,口徑小於2.毫米大於,定義為炮。

 (很多讀者有疑問,火藥爆炸,子彈殼還不是要承壓爆炸壓力,後世的子彈要不是在槍管裡面,激發時候,彈殼立馬就爆炸了,只有在槍管裡面,子彈殼才沒有破損,就好比瓷磚,要是懸空,人一踩,就壞了,但瓷磚下面有沙子後,就踩不壞了。)

 胡湘來到山上後。

 先在酒館,和胡亮,李鐵鎖,魯平,胡貴明等人聚會喝酒。

 如今山上的伙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伙食也統一了,酒也是敞開供應,很多工匠竟然養成了每天喝二兩的習慣。

 “三少爺,底火的發火率,達到了九成五以上了,”胡貴明道,“那個無煙火藥,放在石墨粉裡面,來回滾後,火藥的性能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