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157章 無煙火藥、秋糧豐收

 再有兩天就是中秋節了,很多農作物都是陸續的成熟了,穀子,粟子,大豆,高粱,農民己經開始在地裡收割了。

 棉花田裡面,有的棉桃己經是朵朵綻開了。

 胡湘己經安排人採摘了,採摘的棉花曬乾後,都運輸到山上基地,讓化合營的工匠試驗製作無煙火藥硝化棉。

 雖然胡湘己經告知胡亮,硝化棉的化合製作原理,但要製作成功也不是輕易就試驗出來的。

 歷史的上的無煙火藥是德國化學家舍恩拜做試驗時,不小心把盛滿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溶液流在桌上,用抹布察溶液後,發現抹布特別容易燃燒,發現的。

 (寫小說不能引用故事,不然就是抄襲,讀到可以自己搜索無煙火藥故事)

 無煙火藥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生煙霧或只發生少量煙霧。使用無煙火藥可以增加彈丸的射程,提高彈道平首性和射擊精度。無煙火藥的誕生為彈藥的開發鋪平了道路。

 189.年代初,歐洲國家的軍用步槍彈基本上從大口徑黑火藥槍彈演變為較小口徑無煙火藥槍彈。

 馬克沁重機槍也是因為使用了無煙火藥才具有實用的價值,因為黑火藥殘渣太多,按機槍的射速度,槍管很快就不能用了,殘渣會讓槍管炸膛。

 胡湘可不想火棉發明後,幾十年後才能達到實用,有了胡湘這個後世知識指導,明確這個硝化棉,肯定能做子彈的發射藥,而且比黑火藥好,工匠就可以日夜不斷的做試驗,一定要調製出可實用的火藥,可不能在子彈裡面沒有擊發就爆炸了,那就危險了,還不如不用無煙火藥。

 這也是胡湘給胡亮的化合營安排的重點任務。

 高中化學裡面雖然講了硝酸和纖維素的化合原理,但都是理論性質的,也介紹了含氮量高的俗稱火棉,用以製造無煙火藥;含氮量低的俗稱膠棉,用以製造噴漆、人造革、膠片、塑料等。

 但理論和實際製作都需要摸索。

 地裡面收秋糧,是目前武安的大事,農業裡面百分之7.的收成,都是在秋季,二哥也安排了部分團練軍回家幫助秋收,胡湘和胡都頭帶領的特戰隊,也停止訓練,回到武安縣城待命,胡家護衛隊的部分隊員也都去地裡面幫忙。

 因為有了馬匹,二哥也在全縣的村莊建立了快速聯絡線,既能快速的召集人員,也能快速傳遞消息,目前的武安也就五六十個自然村莊,平均每個村莊也就一百多人,在蒙古人襲擊以前,平均每個村莊有二百多人。當然有多也有少,村小的也就五六十人,村莊大的有三西百人。

 現在的武安己經沒有大的地主了,更沒有惡霸地主,都被胡家安排人滅了,現在最大的地主也就是胡家,還有大哥,二哥的老丈人家,趙家和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