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156章 玻璃製作技藝提升

 玻璃器皿製作出來後,還需要退火。

 退火因為是:玻璃在成形過程中,經受了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

 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製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如果首接冷卻,很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後的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俗稱玻璃的冷爆)。為了清理冷爆現象,玻璃製品在成形後必須進行退火。

 退火就是在某一溫度範圍內保溫或緩慢降溫一段時間以清理或減少玻璃中熱應力達到允許值。

 當然還有種玻璃需要增加其強度,如後世的汽車擋風玻璃,就需要淬火了,這也是為何後世擋風玻璃一點碰壞,就整個玻璃破碎了。

 “三少爺,只要能製作出你說的玻璃片,就能看到遠處的東西?”胡亮問道。

 “是的,有了望遠鏡,我們就可以先敵人發現他們,最主要的用處是偵查,這樣就無需爬到近處偵查了,偵查人員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胡湘道。

 “那真是太好了,不就是千里眼了,”胡亮說道。

 “呵呵!沒有那麼誇大,你也製作些玻璃片,現在化合坊生產的很多物質都有毒,”胡湘道。

 胡湘於是給胡亮比劃些防護面具,套在頭上,上面鑲嵌上玻璃。

 胡湘發現很多化合坊工匠衣服都被硫酸,硝酸腐蝕一個個洞,頭髮和眉毛也都有腐蝕,為此化合營的工匠都比別人多配發了衣服。

 胡湘想,要是後世的化工廠,員工肯定都是防護服,和防毒面具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現在的生產防護條件可以說,一點都沒有,也沒有辦法,胡湘也製作不出來,只能簡易把頭部防護住,好在都是露天的生產的,可以很快擴散到大氣中,當然胡湘不會考慮環境的汙染,畢竟是手工土土法生產的,生產量和後世的工廠沒法比的。

 這些化合營的工匠都免不了身體受到毒害,胡湘給胡亮說,儘量讓年齡大的人處在第一線,他們的伙食也相應要提高點。

 也開始研製些防毒面具,其實防毒面具的防毒物質就是活性炭,他們能把一些毒氣分子吸附到活性炭的表面,達到過濾毒氣的效果。

 高中化學課,就有過活性炭的吸附實驗,活性炭由固態碳質物(如煤、木料、硬果殼、果核、樹脂等)在隔絕空氣條件下經高溫炭化,然後在吹入用空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或三者的混合氣體進行氧化活化後獲得。

 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目前的條件,也沒法測得什麼溫度下效果最好,那隻能粗略的實驗製作了,就是製作的活性炭效果不好,總比沒有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