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一州二主

 此話一出,議事堂內的不少官員頓時都愣住了,顯然是不明白蕭恪為何會如此安排。

 畢竟王淳方才還在跟他唱反調,他卻轉眼就對王淳的族人委以重任,將朝廷的半壁江山交給了王濟。

 就連王淳自己也對蕭恪的安排大感意外,他想過蕭恪會將其中一個州的大都督給他們王家,卻也沒有想到蕭恪給得如此乾脆。

 但反常必有妖,蕭恪如此爽快就任命王濟為青州大都督,反而王淳心中微微有些不安,總感覺蕭恪如此安排另有玄機。

 果不其然,蕭恪看了他一眼,隨即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青州恢復原先的刺史一職,由青州長史虞叡出任。”

 此話一出,議事堂內頓時一片譁然,不少官員一個個面上都分明透著不解,顯然不明白蕭恪的用意。

 要知道,大寧立國之初,寧太祖便以邊關六州(幽州、幷州、雍州、涼州、益州、交州)的州長官為大都督,以內地八州的州長官為刺史,絕不會存在哪一個州既有大都督又有刺史的情況。

 只是白巾之亂後,寧惠帝龍璋為了迅速鎮壓叛亂,聽從大臣的建議,將內地八州的刺史也改封為大都督,准許他們截用稅賦,自行招募兵馬去對付白巾軍,從此刺史一職便在大寧徹底銷聲匿跡了。

 可如今蕭恪在青州又設大都督又設刺史的,這不就全亂套了嗎?兩個官職又是誰在上誰在下呀?是大都督該聽刺史的還是刺史該聽大都督的?

 片刻之後,還是王淳第一個回過神來,當即起身道:“大將軍,如此安排恐怕不妥,若是在一州之內同時有一個大都督和一個刺史,那州內事務該由誰來做主,那些地方官吏和百姓又該聽誰的?如此一來,必然造成混亂,還望大將軍三思。”

 蕭恪微微一笑,淡淡說道:“王中書令說的情況我事先已經考慮到了,其實此事不難解決,大都督掌軍政,刺史管民政,二者各司其職,互不統屬。”

 蕭恪說完,議事堂內眾官員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說到底,蕭恪實質上是撤去位高權重的大都督一職,將原本作為武佐的司馬改為大都督,將原本作為文佐的長史改為刺史,兩者同時並存,共同治理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