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關鍵站隊

 看到有人站出來反對,蕭恪臉上並沒有一絲怒意,只是淡淡一笑,靜靜等著王淳繼續說下去。

 王淳站起身,看了一眼蕭恪,隨即躬身道:“大將軍,下官並沒有跟你唱反調的意思,只是如今新君初立,諸事繁多,當務之急是要儘快營建行宮,準備登基大典事宜,實在是不宜在此時妄動刀兵。”

 雖說王淳說得有理有據,但蕭恪聽完心中卻在冷笑不止。

 他知道王淳之所以今天突然跟自己來這麼一出,不過是藉機發洩對自己的不滿罷了。

 與薛家主動投奔他差不多,王淳投奔他多少有些迫不得已的原因。

 畢竟王家的嫡女王婧就是大哥蕭恆的妻子,這使得王家由始至終都被深深打上了蕭氏一黨的烙印,有這一層關係在,王家也註定難在洛陽的朝廷有什麼大作為。

 更何況,幾乎全部的王氏族人都在蕭恪治下,有大量的王家子弟在蕭恪手下為官,在如此情形下,王淳前來徐州投奔蕭恪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蕭恪也沒有虧待他,上書新君表奏他為中書令,成為下邳朝廷中最位高權重的三省長官之一。

 可偏偏就是這個安排引起了王淳的不滿。

 因為蕭恪效仿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寒人掌機要”,雖然用世家子弟出任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主官,但卻大量用寒門士人來擔任下面的要職,反而將主官的權力不斷邊緣化。

 王淳雖然名為中書令,名義上執掌中書省,但實際上中書省的大部分權力都掌握在蕭恪任命的中書舍人申屠延手中,王淳這個中書令幾乎淪為了一個簽字蓋印的傀儡,自然引起了他深深的不滿。

 可他這種不滿偏偏還無處訴苦,畢竟在旁人看來,能夠出任地位尊崇的中書令,是蕭恪給他和王家的恩典,他若還是不知足,多少有點貪得無厭了。

 而他藉著這一次蕭恪提出要對兗州用兵的機會,公然提出反對意見,無非就是藉機表達自己對蕭恪的不滿,同時也想讓蕭恪意識到,他們王家同樣不是他蕭恪的附庸,更不是任由蕭恪來揉捏的泥團。

 蕭恪看了一眼王淳,隨後目光看向議事堂內的其他人,淡淡問道:“王中書令之言,諸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