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廣陵之行

 “大都督,這便是廣陵書院。”

 廣陵書院門外,廣陵郡長史佟庚指著書院大門上方的牌匾,態度很是謙卑,語氣甚是恭謹。

 廣陵郡前任太守陳朔已經因為蕭恪的舉薦入朝為官,新的太守還未任命下來,因而如今廣陵郡的大小事務實際上都是身為長史的佟庚在打理。

 他聽聞徐州大都督蕭恪到了廣陵,說是要去拜訪廣陵書院,便決定親自跑去為蕭恪帶路,陪同蕭恪前去一趟廣陵書院。

 因為佟庚心中清楚,如果整個徐州已經換了主兒變了天,若是能得到蕭恪的賞識,他保不齊還有機會升任太守。

 可要是惹毛了蕭恪,恐怕自己連這個長史也做不下去了。

 蕭恪沒有說話,只是順著佟庚指的方向抬頭一看,果然看到書院大門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廣陵書院”四個古篆字。

 自從開創科舉取士,准許官學之外的讀書人以鄉貢的形式參加科舉考試,短短几年時間,民間便有無數書院拔地而起。

 畢竟官學每一年招收的學生就那麼點兒,還幾乎都被世家子弟霸佔完名額,很多讀書人根本擠不進去,而民間書院也就因此應運而生,專門招收寒門子弟和平民子弟,給了他們一個將來可以以才入仕的機會。

 不過這些民間書院的水平參差不齊,教出的學生好不好全看書院老師的水平行不行,有些書院因為有名師,自然就聲名在外,引得無數的讀書人趨之若鶩。

 而廣陵書院之所以如此出名,就是因為書院有一個當世經學大家百里墨坐鎮,不僅引來寒門子弟和平民子弟競相來廣陵書院就讀,甚至一些世家子弟寧可放棄去官學的機會,也要打破腦袋拜入他的門下。

 蕭恪特意從下邳趕來廣陵書院,就是衝著這個經學大家百里墨來的。

 只因為劉煦提醒過他,若是想要另起爐灶搞一場全新的科舉考試,非要有一個當世有名的經學大家來主持不可,如此一來才有足夠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也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讀書人來參加考試。

 而百里墨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他自幼師從大儒鄭融,深得鄭融真傳,更是青出於藍,歷任國子監博士祭酒,還主持校勘過不少儒學經典,是天下公認的儒學鴻儒,經學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