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巧舌如簧

 下邳城。

 正如蕭恪瞭解到的情況那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丹陽兵因為長期被蕭佑剋扣和拖欠軍餉,對蕭佑早就心懷不滿,積怨很深。

 而餘飛之事不過導火索,徹底點燃了將士心中積蓄已久的怒火,以至於部分丹陽兵憤而譁變,攻破了徐州大都督府,將蕭佑殺之而後快。

 如今,人也殺了,憤也洩了,一萬丹陽兵上到將校下到士卒卻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不知他們該何去何從。

 雖然蕭佑有一萬個理由該殺,但他不僅是徐州副都督,還是大將軍蕭恆的叔父,他們襲殺了蕭佑就是反叛了朝廷,背叛了蕭家,全軍上下誰也不知道朝廷和大將軍會如何處置他們。

 一部分依舊忠於蕭家並且沒有參與譁變的將士提議,全軍將士應該聯名上書大將軍,列數蕭佑的種種罪狀,說出他們譁變不得已的苦衷,相信大將軍會看在他們過往為徐州和蕭家屢立大功的份上,對他們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但另一部分將士卻對這個提議嗤之以鼻,他們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參與當夜的譁變,認為不管他們有再多不得已的苦衷,譁變就是譁變,況且他們還襲殺大將軍的叔父,即使大將軍有心寬恕他們,他的族人也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的。因此他們主張應該據城而守,只要下邳城在他們手中,便有了跟朝廷和大將軍討價還價的資本,爭取一個對他們最有利的條件。

 甚至還有一部分將士認為,既然他們已經殺了大將軍的叔父,大將軍和蕭家便不可能再容得了他們,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反出徐州,另投明主,反正他們丹陽兵名聲在外,不愁沒有其他勢力願意接納。

 總之,三派人馬意見相左,各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身為這一萬丹陽兵的主將,姚襄其實比全軍上下任何一個人都要為難和糾結。

 雖然他也恨蕭佑剋扣和拖欠軍餉,但他從未想過反叛,譁變也並非是他的本意,皆是因為將士們群情激憤,他根本來不及阻止,待他趕到大都督府之時,蕭佑早已經身首異處。

 雖然譁變並非他主使,蕭佑也不是他殺的,但他身為主將難辭其咎,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善後,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從他自己個人感情來說,雖說蕭佑父子二人欺壓他們丹陽兵太甚,但老將軍蕭儁對他們有大恩,他其實更傾向於上書大將軍,換取大將軍的諒解和寬恕。

 只是下面不少將士因為蕭佑父子之故,恨屋及烏,對蕭家和大將軍也是心懷怨恨,堅持不認為他們譁變襲殺蕭佑有錯,堅決反對上書向大將軍認錯並祈求諒解和寬恕。

 姚襄自己也沒有辦法,只能暫時擱置下上書之事,靜看大將軍如何處置,他們再做應對。

 好在徐州的其他軍隊暫時還沒有合圍攻打下邳的跡象,雙方反而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僵持。

 但丹陽兵上下都清楚,這種僵持的局面維持不了多久,大將軍遲早會派人來處置此事,就是不知道到時候來的是安撫他們的使者,還是平定叛亂的大軍。

 這日傍晚,姚襄下值回到自己府中,夫人陳氏卻迎了上來,低聲告訴他家中來了客人。

 姚襄感覺有些奇怪,不懂到了現在這種時候,還會有什麼人上門拜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