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雪國》

 《雪國》這部作品名氣很大,就這麼說吧,當年川端康成奪下“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雪國》就是他被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就是它和《千隻鶴》、《古都》一起把川端康成抬進了“諾貝爾文學獎”。

 並且這部作品是“物哀文學”和“虛無思想”的巔峰體現,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

 簡單來說,這部作品並不是直接讓你悲傷到大哭,而是那種讀完之後總覺得明白些什麼,可就是想不明白堵在心裡難受你一整天的那種感覺。

 再簡單來說就是那種“不當人”的難受,讓你在某個夜晚突然就emo了。

 這就是整本《雪國》最重要的思想——虛無,那種連哀傷都虛無的感覺。

 畢竟在小日子的文學中,“物哀”是其整個傳統文學的美學準則。自最古老的歷史文學著作 《古事記》 到 《萬葉集》、《源氏物語》、《徒然草》 等名作,都帶上了一種悲哀的情調。

 說起來這也源自於小日子那壓抑又別具一格的社會狀態,可以說現在的稻妻和其就像是從“雙黃蛋”裡出來的一樣,尤在雷之神頒佈這一系列的政策之後。

 所以,蘇均選擇《雪國》這部作品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要的就是這種“虛無的悲傷”的感覺,因為這種“悲傷”一開始不起眼但後勁很大,更重要的是適合“稻妻寶寶”的體質。

 至於蘇均為什麼不選其它一些更具有批判性的作品直指稻妻局勢的話,還是那句話“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針對稻妻局勢的話就要“直面”那位雷之神,好比蘇均是真的指著那位的鼻子罵,他蘇某人可不會幹那種蠢事,在“真理”誕生之前更不會,誕生之後嘛可就……再說。

 而且他蘇均是個璃月人,他只是來稻妻掙錢的,要他直面那位看起來不太聰明的雷之神,蘇均可不願意,更重要的是被一刀砍了可就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最重要的是《雪國》不是很合適嗎?為所有稻妻人民建造一個虛無的、極具美感的、哀傷的“雪國”,用來逃避現實?固然有,但蘇均相信一部分人會是美好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