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走開 作品

第288章 宋朝的那些事兒(十四)

 他們隱隱有點知道為何後世會稱大宋為弱宋了。 

 趙匡胤也隱約意識到了這一點,可是他又覺得他的那幫兔崽子不會吧! 

 在國家生死存亡之時,難不成還棄武將不用,而一味偏寵於文官。 

 【這方針於當時或許沒錯,趙匡胤本人是通過武人干政上臺的,所以他對於武人干政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害深有體會,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他認為必須徹底遏制武人干政,由文官來治理國家。】 

 【而他這一政策在有宋一代被貫徹了個徹底,無論是之後的宋太宗趙光義,還是他之後的子孫後代都是嚴格執行的,且沒有最嚴只有更嚴,以至於有宋一朝,武將都是被狠狠的打壓的。】 

 【對於宋,咱不得不承認它是繁華無比的,通俗點就是很有錢,稱得上富宋,但是他對外的軍事能力,也不得不稱弱爆了。】 

 【宋朝啊,其實是一個令後世又愛又恨的朝代,宋朝從來都不缺名將啊!狄青、楊業、潘美、岳飛等等,哪一個不是沙場名將,哪一個不能帶著軍隊殺的番邦敵人聞風喪膽,可惜他們碰上的都是些軟骨頭皇帝,一味的只知割地求和,或許在他們眼裡,他們富的流水,能用錢解決絕不用其他辦法。】 

 趙匡胤緊緊的攥著拳頭,他抑制武將,是防止他們專權,不是抑制他們打外族啊!他的後代,不……不能算是他的後代,應該說是趙光義的後代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在外敵入侵的時候,你還抑制個屁啊!打,狠狠的打才是正道。 

 割地?求和?那是懦夫才做的事?難怪被後世稱之為弱宋。 

 他們難道不知道你越示弱,只會助長敵人的氣焰,欺負的你越狠嘛! 

 這很顯見的道理,任誰都看的明白,可宋朝的皇帝卻掩耳盜鈴,他們只顧著一時的和平,長遠他們管不了啊! 

 如今這層遮羞布狠狠的被摘了下來,宋朝的皇帝有一個算一個都慚愧的低下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