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雲客橫渡積水潭 作品

第212章 是個人才




“楊縣伯過獎了,和縣也是藉著交通之便,順勢而為之罷了。”周正話說的雖然謙虛,但是臉上很是驕傲。



和縣在自己任職之前,雖然說不上貧困,但是遠沒有如今之繁榮景象。



尤其是在宵禁解除之後,和縣的經濟迎來了騰飛。



“周縣令謙虛了,武朝如和縣這般有著便利交通的縣城也有好多,但是沒有哪一個能與和縣相提並論。”楊泰笑道。



說到這裡,楊泰接著說道:“聽說和縣之所以能夠解除宵禁,全是周縣令不辭辛勞數次上書朝廷,並且壓了自己的錦繡前程,才換得這次機會。”



周正聞言苦笑一聲,“下官也是沒辦法,和縣不比其它地方,此地良田很少,很多地方都是鹽鹼地,根本種不了糧食,百姓靠著田裡那點收城活的很是艱難。



因此,下官才不得不出此下策,靠著涇河水運,鼓勵發展商業,總要給百姓找條活路才好。



同時,那些行商或者商船有時候不能在宵禁之前趕到縣城內,只能露宿城外或者船上,這人一旦餓急了,什麼事都能幹出來。



原先經常發生商船或者露宿城外的行商被劫的案子,下官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便向朝廷上書希望能夠解除宵禁……”



周正將解除宵禁的前因後果一一道來,或許是期間經歷了太多苦楚,周正提起這些往事也是唏噓不已。



楊泰聞言說道:“在我看來,這不是下策,而是上上策。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當地的優勢,並且能夠有此魄力,賭上大好前程,只為了給百姓多尋一個出路,周縣令的所行所為在我看來堪稱是父母官的典範……”



楊泰這番話是肺腑之言。



武朝很多地方官往往都是循規蹈矩,在任期間你對他挑不出毛病,但是也找不出花頭,像周正這般有頭腦,有遠見,又有膽識和手段的地方官不能說沒有,但是很少見。



在楊泰看來,周正實屬一個人才,屈居在此做個小小縣令著實有點屈才了。



楊泰又和周正聊了一會,對他也是愈發的欣賞,這人的商業頭腦是楊泰穿越到武朝之後,所認識的人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