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焉 作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了謝豫川還有能通神的嗎?

拜別欽天監監正王瑜,李少卿一路沉默無言回到屬衙自己的公案前。

“李郎官,王大人回來心情如何?我這有一份校正的歷法文書要送去大人面前定審。”同僚手捧文書小心翼翼到他面前打聽。

李少卿抬起頭,愣了少許,點頭道:“要事盡去即可。”

對方感激一聲,抱著公文去監正的院子。

屋內無人,外出的同僚還未歸,偌大的公衙之中,安靜地可怕。

“天下將亂,世間受苦之人數不勝數,你區區一人,綿薄之力又能救幾人?”

“北上吧,良禽折木而棲。”

“你北上去尋找答案不是更好?”

……

恩師王瑜方才說過的話,言猶在耳,迴盪不去。

李少卿目光盯著公案上的一方青硯,陷入長久的沉思。

李家三代為監官,子承父業無有出入,後代不得改官更業。李父過世後,世伯王瑜接了李父的職位,待他成年後,將他引入大梁欽天監,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在他心裡,王瑜的存在不啻於父親的位置。

不到艱難境地,他想王瑜不會對他說出那些話。

可是,北地……

如他推衍不出意外,北地實在是亂。

丘陵關外,不是安生之地。

如何抉擇?成了擺在李少卿面前的一道難題。

入了冬,大梁京師落葉飄零,欽天監的上空白雲蔽日,冷冷清清的院子裡只有兩隻水缸一株歪脖樹,枝丫間稀稀落落幾片殘葉懸在上面,只剩幾許餘光。

李少卿覺得自己此刻的命運,也如那幾片殘葉一般。

靜坐沉思許久,他重新研磨執筆推衍,這一次他決定聽取師長意見,看看自己北上一道是否可行。

筆尖吸飽墨汁,懸在紙上凝思良久,李少卿落筆遊走,寥寥幾筆。

一個“謝”字浮於紙上。

*

傍晚時分,幾道飛騎離宮,先後衝出城門。

宮門傳來消息,大總管魏喜聽完轉身報給隆慶帝,“皇上,馮將軍已經帶人離京了。”

隆慶帝從龍榻上轉過身來冷冷看他一眼,“把南下槐陽的人也放出去。”

“遵旨。”

隆慶帝醒了,乾脆起身坐起,一旁宮人矮身上前,雙膝跪地為皇上穿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