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焉 作品

第五十一章 謝家六郎不是更讓人垂涎?

柴家祖上舊事,柴進知之甚少。



東伯侯柴嵇知道的也不多,關於柴家祖上跟謝家有過交集的那一部分記載,都在淮州老家那邊的宗祠之中了。



寒風料峭,父子倆靠在一起沉默半天。



“我下午探過話,瞧他們的神情,不像確鑿之事。”柴進道。



柴嵇沉吟了一下,轉頭看向謝家人休息的方向。



“再看看,謝家抄家那日的傳聞不會是空穴來風。”



身後車廂內時不時傳來輕微的咳嗽聲,柴嵇嘆了口氣,有些擔心夫人。



“你母親這心疾之症,太醫束手無策,心病還須心藥醫,為父這些年派出去不少人,可一點都尋不到你妹妹的蹤跡,若是謝家那邊能相助的話……唉。”柴嵇一想到這麼多年夫妻倆人心中無法釋懷的遺憾,便忍不住嘆氣。



柴進寬慰道:“若謝家神明真的那麼靈驗,父親,無論謝家提什麼要求,我一定盡全力辦到,只求能得到妹妹的一點消息。”



“你有心了,不過此事也強求不得,慢慢來吧。謝家如日中天,自然不懼流言蜚語,如今勢單力孤,便是他們有通神之法,恐怕也不會隨意展露出來。”



“兒子明白。”



柴世子也不是不通世故之人。



流放的隊伍裡,以謝家、柴家人多,佔了整個流放犯人近四分之一左右,其餘人家多了七八人,少則孤家寡人。



所犯罪行名目繁多,偷盜劫掠的、無禮犯官的、得罪權貴的、坑蒙拐騙的……混雜在一起,無法釐清其中哪些人是窮兇極惡,哪些人是無權無勢含冤受屈的。



邊地連年兵禍不斷,邊境人口跑的跑,死的死,散的散,無數田地荒在那裡無人耕種,邊州官員數次上書朝廷,詳陳其中利弊,字裡行間都是兩個字:要人。



北地生活條件艱苦,中原百姓若不是遭災活不下去,誰願意背井離鄉,居家遷移嚴寒之地,各級州府縣村,告示從年初貼到年尾,無人響應。



寧肯守著眼下一畝三分地,也不去那未開化的蠻荒邊野,空有良田千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