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出風塵 作品

第37章 “凱比”

 “嗯,激光器倒是可行,這裡有幾個小型掛載可用,不過它們威力還不夠大。” 

 實際上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導彈。 

 機甲所配備的基本遠程武器主要有三種選擇: 

 激光武器具備高精度、重量相對較小、無需實體彈藥的優點,但也消耗能源如飢似渴,併產生大量熱量。然而,其光速傷害傳輸意味著,只要機甲的傳感器足夠好,甚至可以在空中引爆爆炸性炮彈。 

 導彈則是在有限的空間和重量限制下,既能保證攻擊力又能實現靈活調整方向的理想選擇。張志豪打算在“凱比”的背部安裝一套小型導彈發射器,這樣即便敵人從側翼逼近或者試圖繞到背後,也能及時作出有效的反擊。 

 彈道武器,包括實心彈丸和爆炸性炮彈,通常通過電磁炮管發射。雖然它們也會消耗能源並積累熱量,但與激光相比,其比例要小得多。這類武器在犧牲精度和需要攜帶彈藥的前提下,往往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當今的導彈基本上被視為自推進且自帶制導系統的爆炸性炮彈,威力巨大,無需大型精密武器平臺就能發射。最簡單的導彈甚至可以從臨時管道中發射出去。它們對機甲熱力、重量和空間的要求最低,但因其佔用大量空間,重新裝填最為麻煩。 

 正是由於導彈易於投放的特點,使其成為彈道武器的流行替代品。這些導彈種類繁多,其中最具主導地位的是遠程導彈,只要配合得當的目標鎖定系統,就能夠以高精度飛行至遠距離目標。 

 張志豪決定在“凱比”的背部安裝與眾不同的裝備——並非遠程導彈,而是短程火箭。儘管它們不具備足夠的推進劑飛越千米之外,但將釋放的空間全部用於額外炸藥,從而實現更強烈的爆炸效果。 

 由於短程火箭技術相對較低且自包含性強,將其發射器固定在機體上就如同焊接一個金屬箱到表面那麼簡單。張志豪在“凱比”寬闊的背部安裝了三個獨立的火箭發射器,呈略微傾斜的半圓形排列。中間的發射器直指前方,兩側的發射器則分別向左、右方向微微傾斜,這樣一來消除了“凱比”的盲點。實際上,實際安裝過程比描述的稍微複雜一些,但他還是成功地將發射器系統連接到了“凱比”的操作系統上。 

 “好了,時間到!融合杯的第一場比賽將以單敗淘汰賽方式進行。每場比賽最多持續20分鐘,之後每位參賽者可以在被召喚再次登臺前對其機甲進行維修服務。你們在比賽間歇不會有太多時間,所以請充分利用時間,只進行最重要的修復工作。” 

 融合杯的比賽規則相較於主賽事更為嚴苛。在正常的yte競賽中,機甲的修理工作是由專業團隊完成的,而在融合杯中,所有責任都落在了機甲設計師一人身上。這意味著張志豪只能在夏智妍駕駛“凱比”參加下一場比賽之前,用極短的時間進行修理。為了進入決賽,張志豪必須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發揮最大的作用;而夏智妍則必須儘量減少損傷,擊敗對手。 

 張志豪不願輕視夏智妍的對手。,五名對手在主賽事中的排名都高於她,他們現在都很清楚她的戰鬥風格,並會做好針對性的準備。 

 融合杯的一個優點是,在改裝期結束時主持人會公佈隨機抽籤對陣結果,這使得夏智妍的直接對手無法專門帶來針對重型炮手的機甲。 

 主持人公佈了對陣表。不出所料,組織者可能暗中調整了一些事情,確保如果第一和第二名隊伍贏得所有比賽,他們在決賽中相遇。張志豪暫時還不必面對上官雲飛和他的搭檔,他們的首場比賽意外地碰上了他極其不想看到的對手。 

 “首場比賽開始!夏智妍與雷澤芳,請進入競技場!” 

 一臺輕型機甲和一臺重型機甲同時登上舞臺。由於新增加的重量,“凱比”的腳步每次落下都會在競技場地面產生裂痕。雖然後置火箭在與其他武器相比重量相對較輕,但在彈藥耗盡後,只會使夏智妍的機甲成為一個更大、更容易被攻擊的目標。 

 雷澤芳的機甲優雅而不失銳利,正如夢幻一般,外形顯得纖細而女性化。憑藉對夢幻的瞭解,張志豪發現了一些共同之處,讓他確信雷澤芳的機甲也是由凱西亞軍備公司設計的。只有這家公司最為堅持將機甲設計成女性化的外觀。 

 “跟勝利說再見吧,因為這位女士要給你上一課。”夏智妍在等待預備信號時挑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