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不酸也不甜 作品

第66章 萬民巷哭

 劉後急了,為了搞更多的錢,軍賦就誕生了。 

 《大梁律》規定戰爭一旦打響,軍賦自動代替原來的賦稅。 

 軍賦制度裡要求永久服役的士卒、無限期服徭役的民眾,還必須上繳車、牛、馬、兵器等各種戰略物品。 

 《大梁軍賦法》:井十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出士一人,徒二人。四井為邑,四邑為丘,有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出戎馬四匹,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意思就是一個地方每隔十里地就要上繳至少一匹馬、三頭牛和三個士兵。 

 問題在於,只要戰爭不停,這種徵繳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更可悲的是老百姓不僅要出士兵還要被強徵去做押運糧草、做飯洗衣、掩埋屍體、救助傷員等後勤工作。 

 這完全就是一種對下層百姓毫無底線的剝削政策。 

 你以為出錢出力就可以躲過一劫了? 

 不,留下來的也好不到哪去。 

 戰爭一起,百姓們賴以生存的農田遭到蹂躪,糧食被掠奪一空。 

 守城一方為免資敵,來不及收割的莊稼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商路被切斷,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饑荒四起、瘟疫肆虐。 

 百姓們每天都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但正所謂麻繩專撿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他們已經生無可戀,但卻迎來更絕望的屠殺。 

 燕王攻陷京城後更是遷怒於城中百姓,一怒之下屠殺了二十多萬人,齊王、代王攻入京畿地區之時時也沒好到哪裡去。 

 整個甲申之亂中,整個京畿地區被屠殺了數十萬人。 

 僅僅半年時間不到,整個京畿地區便被禍禍得不成樣子。 

 大梁著名詩人曹孟德途經京畿,望著如人間煉獄的場景,賦詩曰: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大儒李華更是作了首《弔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當年之事,猶在眼前。 

 而救萬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的正是冠軍侯顧天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