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阿瞞要典韋 作品

第86章 稻夢一生(二),一個普通的人

 “這,他都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了,怎麼不去當官啊!” 

 “是啊,他要是不去當官,那他父母不是白供他上學了嗎?” 

 古代的讀書人,還有百姓們都很不理解。 

 在他們眼裡,讀書就是為了當官,不當官書就是白讀了。 

 至於種地,那都是泥腿子乾的活計。 

 讀書人所說的耕讀傳家,耕種的都是佃農,他們只需要負責遊山玩水,歲月靜好,努力讀書考中進士就行了。 

 他們嘴裡喊著,民以食為天,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提高糧食的產量,甚至連過問農事都嫌棄得很。 

 只會叫手下在各種時節去督促農民幹活,但農民哪裡需要他們的督促啊? 

 【“而袁隆平之所以選擇學農,其實是源自一個單純的初衷。”】 

 【“在小學一年級的時,袁隆平參觀了一個富含美感的農藝園,一下子就讓年幼的他心往神馳。”】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激起了他學農的志趣。”】 

 【彈幕:我也是!】 

 【彈幕:我也是,袁老是我一生的榜樣!】 

 “這後世,怎麼有那麼多讀書人不去當官,反而要去種地?”讀書人們想著,但對於這種行為有些不屑,覺得那些人都是傻子。 

 大明。 

 嘉靖現在對於大明的想法,就是全面向後世看齊! 

 後世有什麼,那大明也要有什麼! 

 後世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糟粕,就全部不要! 

 所以,他思索了一下,又下了一道聖旨。 

 要求在全大明選拔對農學感興趣的有志青年,還有經驗豐富的老農,進行大明的農學研究。 

 為了機械飛昇,皇位又算的了什麼呢? 

 他現在很激進,但改革就是需要激進。 

 嘉靖一個人當然無法將歷史車輪,那接近兩千年的歷史慣性改變,但他身為一個權術高手,很清楚改革需要怎麼做。 

 扶持一派與他自己利益相同的人,利用他們的勢力,與保守的勢力作鬥爭就好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 

 【“全國人民都沉浸在這份前所未有的喜悅當中,高漲的熱情,如巨浪一般淹沒了整個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