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恢復

 雖未得到朱棣的明確答覆,但是,朱先樆知道,朱棣一定會去西崑崙,且一定會想辦法帶上王沂河,她告知了進入西崑崙的法子後,就離開了這處四合院。 

 她倒是高高興興,蹦蹦跳跳地走了。 

 朱棣卻是看著她的背影陷入了沉思,沒辦法,朱先樆的意圖表現得實在太過明顯,讓他不得不懷疑其引誘自己去西崑崙的真實意圖。 

 以朱棣現在最在意的復活之術,以及極有可能危及世界的《仙砂返魂籙》及它背後的其它六個章節,以此為誘餌,朱棣不得不承認,這個餌他可能非咬不可,就是她準備如何讓王沂河也咬餌呢?她給王沂河準備的餌又是什麼? 

 而且正如他此前試探朱先樆的這一句話,也是他對朱先樆意圖的質疑,朱先樆作為越過世界重啟,來到災難被遏制的當下,會願意自己成為新明以來這幾位皇帝不知是否有用的計劃的犧牲品嗎? 

 作為先代的這六位皇帝顯然是對類似於《永樂大典》這等能力,有先手的防備,除了保存在朱先樆處的主要操作內容以外,沒有留下任何相關的紙質信息,以至於朱棣想要推斷都無從下手。 

 若想一窺此中真相,他怕是得以假成真,揚升《永樂大典》的權柄,才行吧。 

 對比明帝傳承下來的計劃與那顆大腦的要求,首先第一條,便是新明之後第七代皇帝必須死在全民公投的死刑之上。 

 指向性太強了,哪怕未曾標明朱先樆的名字,但是以朱棣的角度看,朱先樆作為經歷過重啟的特殊存在,她必然會發現當下的世界與她記憶中的大不同之處,但是她已知道東崑崙之難爆發的必然性,更會對其被壓制住的原因產生好奇,而以她當時的身份,她只能想辦法爬到高位,爬到足以知道事情真相的高位。 

 即三議國之一,皇帝寶座。 

 如此看來,既視感越來越明顯了,是要針對性地將朱先樆送上這個需要萬民唾棄才能達成的死刑成就。 

 目的呢?毫無頭緒。 

 哪怕以他自身帶入朱先樆的角度,他自問會毫無反抗地迎接自己的死亡嗎,不會的,他會自救,既然給了她再來一次的機會,明擺著有人想讓她當救世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