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骸骨

 朱棣與王沂河進入東崑崙的時間剛好是前後腳,只是就慢了這一步,他就沒有遇到王沂河,王沂河自然也看不到他。 

 憑藉林亦奇的記憶,以及在三山寺內存檔的防衛圖,朱棣很輕鬆就繞過了三山寺的警戒,之於三山寺內部的門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全知就意味著全能,不是嗎? 

 整個大明,在朱棣眼裡就相當於不設防的。 

 在三山寺的秘庫中,是存有盧妙音所記錄的有關她幾次進入東崑崙的卷宗,裡面提到了她在此期間遇到的全部怪異,以及在第四次進入之後,疑似是前三次的怪異進行更深層次變異之後的形狀。 

 這部分檔案是由盧妙音親自手書並保存於三山寺最底部的檔案廳,除了盧妙音本人以外,哪怕是另外兩位近仙也沒見過這部分內容。 

 所以,朱棣可以說是除了盧妙音以外,對東崑崙最熟悉的人。 

 在進入東崑崙後,意外地沒有看到盧妙音所描述的所謂第九次進入其中的場景的時候,朱棣並沒有太過驚訝,他很快就猜到了其中原由,真正讓他驚疑不定的是,自大門口走來,本該在此盤桓的幾隻怪異,悉數失去了蹤跡,消失的乾乾淨淨,毫無打鬥的痕跡。 

 他倒是沒有懷疑盧妙音在欺騙他,且不說多年以來存檔於三山寺的各種記錄,除非自選用《永樂大典》作為歷代首輔承法開始他們就認定會有這麼一天,並開始演戲要請他入甕,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沒有這個必要。 

 更何況他在進入東崑崙的一瞬間,感覺到自己對於大明境內書文的掌握彷彿隔了一層膜,這明顯是進入了另一處空間,這種感覺可做不得偽。 

 朱棣第一時間想到了他剛甦醒之時,站在盧妙音身後,那個看似很低調的,卻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骨子裡的高傲讓他難以忽視的青年。 

 莫非這位就是來對付自己的,自己竟要與這麼離譜的對手作對嗎?朱棣不由得感到有些牙疼,不過他咬咬牙還是繼續深入,他必須確認此處有關復活實驗的真偽,僅僅擁有徐妙雲的軀殼根本滿足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