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小肉團 作品

第49章 小籠灌湯包

 林依又巴巴兒的跑了一趟秦淮河北的大市,淘了些杯盤碗筷,又訂了幾口大大小小的鐵鍋,畢竟炒、燜、燉、煎等用的鍋子又都不一樣,又買了市面兒上各色的爐子,這時期,城裡用碳普及,所以衍生出來的各色爐子也有不少。 

 又特地問打鐵鋪子,訂製了兩個深桶的鐵鍋,接著她又讓泥瓦匠做了一個烤爐子。 

 很早前,林依就想做個爐子了,現如今有了自己的鋪子,小小的心願,當然也就滿足自個兒了。 

 足足跑了半個來月,林依又花出去四五貫,才把鋪子裝扮的像個樣子,雖然心疼,但想想投資嘛,總歸能賺的回來。 

 林依特地挑了個近的,諸事皆宜的日子開張了。 

 開張的時辰是早上,林依當然要做早上的生意。 

 原本林依頗為糾結,到底要不要做早,但沒想到丁澤給了她一個大驚喜。 

 丁澤做麵點類的食物實在了得,確實彌補了她這方面的缺失。 

 想起這點,林依就要暗自扶額,她可以做好麵包蛋糕,做好飯菜,卻是對面食苦手。 

 過她手的包子饅頭,沒有一個發起來過,也就是麵條還算可以,但相比起丁澤來,卻又少了那一份筋道。 

 於是林依一拍手還是決定做早上的生意,沒理由,她有人材而不用的道理。 

 但光有面條卻是不夠的,林依又一拍腦袋決定做小籠湯包。 

 前世裡,她在江南上學,每週五買上一張近處的高鐵票,去往陌生的城市,吃些當地的網紅美食,卻是她大學時光裡難得愜意的時光。 

 湯包對於江南一代的人都不算陌生,前世南京的湯包相比無錫的小籠包要大一些,口味上又沒有無錫的甜。 

 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口咬下去,湯汁就一半,先要開個窗,再細細允出裡面的汁水,鮮香還帶些甜。 

 待嘴裡適應那一口的熱度後,再慢慢咬一口,肉餡口感緊緻又不柴,三兩口一個,一會兒功夫,一籠就見了底。 

 林依回到老家後,前幾年爺爺在世時,就愛吃肉,怕他吃肉太多對身體不好,她偶爾就做起小籠包。 

 陸陸續續幾年,她做的小籠包褶子細膩,皮薄的內裡汁水晃盪的樣子都能瞧的清楚。 

 一大早,林依就先蒸了一籠出來給丁澤、阿團嚐嚐和林辰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