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47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二十)

 天幕在介紹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在介紹完孟珙之後這次並沒有象往常那樣給萬界反應與評論的時間。

 而是直接宣佈下一組民族英雄的名字,天幕這一反應也只有少數皇帝猜到是什麼原因。

 新的跨位面作戰的條件已經具備,等二期榜單結束在三期榜單出來前完成跨位面作戰任務。

 天幕視頻打開,音像同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那些在歷史上為保家衛國,扞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英雄們不應忘記!

 第五十位:大破蒙古軍,守衛西南,南宋名將餘玠。

 第五十一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信國公文天祥。

 第五十二位:崖山海戰,負帝投海,陸秀夫。

 南宋末年,崖山海戰三傑之一張世傑。

 餘玠字義夫,號樵隱。蘄州人,一說江西修水人或謂其世居浙江開化,中國南宋末名臣。

 餘玠初為淮東制置使趙葵幕僚,嘉熙年間任知招信軍,於汴城,河陰戰敗蒙古軍。

 升淮東提點刑獄兼知淮安州,淳佑元年應援安豐敗蒙古軍,淳佑二年升淮東制置副使,六月任四川宣諭使。

 十二月改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任責全蜀。次年,兼四川總領財賦,四川屯田使,夔路轉運使。

 淳佑九年九月,加四川安撫制置大使。餘玠入蜀後大改弊政,整頓軍政,設置屯田,選賢任能,同時加強戰備。

 因地制宜地修築釣魚城又陸續修築十餘城,皆因山為壘或為諸州治所或用屯兵積糧。駐重兵於大獲城以控扼自陝入蜀孔道,駐重兵於青,居,釣魚,雲頂以保障嘉陵江長江。

 創建了依山傍水,耕戰結合的山城防禦體系,後作《經理四蜀圖》上報朝廷。

 自許10年之內手挈蜀地還宋,後又率軍北攻興元還擊退進擾成都,嘉定的蒙古軍。

 促使蜀中軍事,政治,經濟情況全面好轉。然而,雲頂山城統制姚世安勾結權相謝方叔等造謠中傷餘玠。

 寶佑元年五月,宋廷命餘玠回朝,餘玠聞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或說飲毒而亡。

 其利用當地地理條件,創建了山城防禦體系為穩定西南地區戰局支撐南宋王朝抗元起過重要作用。同時,也發展了中國古代抗擊騎兵的防禦實踐和理論,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餘玠生於宋寧宗慶元四年十二月八日,祖籍淮南西路蘄州蘄春縣。

 宋室南渡後,其祖先攜家人流寓,先後寄居浙東衢州開化縣金水鄉,江西路洪州分寧縣,後來又返回蘄州原籍定居。

 餘玠幼時家貧,在白鹿洞書院和太學上舍讀書。因與茶館老人發生口角不慎失手推茶翁致死,脫身出逃襄淮一帶。

 作長短句一首,投入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趙葵贊其心懷壯志把他收留在軍中任事。

 不久即以功補進義副尉,又擢升將作監主簿。

 端平三年二月,蒙古軍侵入蘄,黃,廣等地。餘玠應蘄州守臣徵召,協助組織軍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擊退蒙古軍。

 嘉熙元年十月,餘玠在趙葵領導下率部應援安豐軍守將杜杲,擊潰蒙古軍,使淮右得以保全。

 次年,朝廷論功行賞。餘玠進官三秩,被任命為知招信軍兼淮東制置司參議官,進工部郎官。

 嘉熙二年,蒙古大帥察罕進攻滁州,餘玠率精兵應援大獲全勝。嘉熙三年,餘玠率軍遠襲開封,河陰一帶的蒙古軍,全師而還。

 嘉熙四年九月被提升為淮東提點刑獄兼知淮安州,主持濠州以東,淮河南北一帶防務。

 同年秋,察罕再出兵安豐軍。餘玠率舟師進擊,激戰四十餘日使蒙古軍潰退。憑軍功拜大理少卿,升淮東制置副使。

 淳佑元年十一月,蒙古窩闊臺汗病死。內部紛爭汗位,無暇全面部署對南宋大規模戰爭,南宋得以暫時休整和調整防禦部署。

 宋理宗趙昀命在淮東屢立戰功的的餘玠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全面負責四川防務。

 自淳佑三年至寶佑元年,在蒙宋戰爭中出守四川的餘玠多次擊退蒙古軍進攻的作戰。納用播州人冉璡,冉璞兄弟建策,採取依山制騎以點控面的方略。

 先後築青居,大獲,雲頂,釣魚,蒼溪東南,金堂南等十餘城並遷郡治于山城。又調整兵力部署移金州戍軍於大獲,移沔州戍軍於青居,移興元戍軍於合州。共同防守內水,移利州戍軍於雲頂以備外水,諸城依山為壘據險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