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39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十二)

 天幕在講述完楊業的事蹟後,宋朝皇帝中太祖趙匡胤想連線武珊珊,他要問問為什麼會這樣。

 而其它王朝的皇帝們則在考慮要不要也聯繫後世,這也有些糾結,怕被懟。

 果然,宋太祖趙匡胤連線成功後,武珊珊開啟怒懟模式。

 宋太祖趙匡胤:“請問宋為何如此?真的是因為重文輕武嗎?”

 “宋朝的問題可不是簡單的重文輕武,當初你杯酒釋兵權是因為與當時的歷史環境決定的。”

 武珊珊可不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趙匡胤有什麼錯,可惜是從趙光義開始走歪了。

 “武姑娘,能否解惑,大宋為何如此,在後世被罵弱宋,如何解決問題。”宋太祖趙匡胤問道。

 “宋朝從你這開始,搞重文輕武至宋真宗開始重文抑武,一字之差完全變了。”武珊珊說道。

 萬界之中有學識的人從文字中“輕”與“抑”中回過味了,抑武含有打擊的含義。

 “武姑娘請繼續講,朕想知道為何打不過蠻夷。”趙匡胤一直想不明白,所以詢問一下原因。

 武珊珊翻了個白眼,說道:“真的是因為宋朝打不過周邊遼,夏,金嗎?

 宋朝不缺保家衛國的將士,更不缺名將,是將士們不英勇嗎?都不是!

 論經濟,科技宋朝比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強,卻因為皇帝對武將的不信任,又過分提高文人地位,導致文武失衡。”

 宋太祖趙匡胤沉默不語,而萬界之中其它王朝也都認同武珊珊的說法。

 “文武平衡,此乃帝王之術,宋朝皇帝難道不明白嗎?”

 “哪有如此的,文人誤國一詞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

 武珊珊看到有人這麼講,又補充道:“宋朝不光是重文抑武,其實其它朝代也有,只是沒有那麼嚴重而已。

 比如監軍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便有了,可到了宋朝監軍成了軍中話事人。

 另外,文官集團宋朝和明朝掌握軍權,這樣的結果在王朝晚期直接導致軍隊戰力下降而亡國。”

 武珊珊不是學政治的,是學歷史的,她也講不清楚,只是覺得宋朝武器裝備明顯佔據優勢卻打不贏對手,原因只有文官集團加上皇帝昏饋造成的。

 武珊珊的話讓宋朝皇帝有些懵,而明朝皇帝正在吃瓜,卻被武珊珊那句話給驚到了。

 “什麼?咱大明也與宋朝一樣?這怎麼可能?文武失衡?這是哪個不孝子孫乾的?”朱元璋怒道。

 武珊珊一看是朱元璋在彈幕,武珊珊直接回應:

 “明太祖朱元璋,你忘了盤點時已講過土木堡之變,從那以後大明逐步出現文武失衡,差不多步了宋朝後塵。”

 武珊珊接著說:“宋,明兩朝之亡,亡于思想,亡於漢奸。具體的以後再講。”

 武珊珊不再連線,哪有時間為宋朝分析原因,下期英雄錄己經編輯好,上傳!

 天幕:“酒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那些為保家衛國,開疆擴土的,扞衛主權領土完整的英雄們不該遺忘!

 第三十八位:夜襲崑崙關,平定儂智商,大破西夏,面涅將軍:狄青!

 **狄青:宋朝的傳奇名將,不朽的戰功與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傑出代表和偉大人物,他們憑藉卓絕的智慧、勇敢的作戰風格和深遠的見識,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宋朝,這個被譽為中國文化繁榮與創新的黃金時期,也不例外。在這個歷史舞臺上,狄青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輝煌的戰績和無私的奉獻,成為了後人研究和敬仰的對象。

 **一、狄青的歷史戰績**

 狄青,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狄青出身寒門,年輕時做過商人,後因人犯事,便充入軍隊。由於狄青作戰勇猛,屢立戰功,由一名士卒升至大將,最後成為樞密使,掌管全國軍權,是北宋由行伍出身的武官中最高地位和最受尊榮的人物。他的一生歷經數十次戰鬥,大小戰功無數。最著名的戰役便是平定儂智高之亂。公元1052年,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建立“大南國”,並自立為帝。狄青被任命為宣撫使,前往廣西討伐儂智高。狄青一到廣西,首先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然後制定了相應的戰略戰術。他一面派兵鎮壓叛軍,一面爭取壯族首領歸附,孤立了儂智高。公元1053年初,狄青率軍進擊邕州(今南寧),率先登城,連克橫州、貴州,俘獲甚眾,叛軍節節敗退,狄青終於徹底平定儂智高之亂,狄青以武臣獨拜樞密使,深得百姓和宋仁宗的器重,譽他為“南山豹”和“邠國破陣大龍”。此外,狄青在抵抗西夏入侵的戰爭中,也有多次出色的表現。他不僅以高明的軍事指揮藝術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且以堅韌不拔的鬥志和顧全大局的胸懷,展現了宋代將領的英勇和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