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25章 那些被抹黑的人(二)

 天幕中林楓無情的將蘇定方被抹黑的事實講出來,也讓萬將帝王將相們後背有點涼颼颼的。

 天幕中繼續講一下位被抹黑的人,林楓打算將紂王放到最後講,這裡面少不了一番爭辯。

 “秦始皇贏政被抹黑其實原因沒那麼複雜,一是六國餘孽造謠生事,不甘失去他們的特權和利益。

 二是漢高祖劉邦政治統治與得國正當性的需要。

 三是儒生不分青紅皂白,贏政只是殺了幾百個江湖術士,騙子,因他們是儒生才被扣上坑儒的罪名。

 至於焚書燒的也是六國那些無用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也是為經濟,文化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的需要並沒有強制統一思想。

 秦朝仍然是諸子百家,而非漢武帝那樣統一思想而廢百家爭鳴,獨尊儒術。

 同時制定世界上第一部保護婦女權益的法案。

 說贏政殘暴,好色都是儒生亂吠,汙衊。另外寫史書的又是儒生,劉邦又是一個殺功臣的人。

 贏政推行法家,依法治天下,也沒有殺過一個功臣就連犯了死罪的中車府令趙高,蒙毅要依法治其罪,贏政還為其求情。

 請問贏政哪點殘暴不仁?好色更是無稽之談。他連皇后都沒有,好色從何談起?

 當後世發現秦律竹簡時,以及一個秦朝縣令的墓地中發現的寫的辦事公文時,才知道後世子孫被騙了兩千多年。

 後世誤會始皇帝兩千多年,也罵他是暴君罵了兩千多年,也是時侯為這位千古一帝證明他是對的。

 問一句劉邦你得天下,而罵祖龍贏政,史官寫上暴君贏政時你心裡不會疼嗎?臉呢?歷史這支筆在你手上。

 也難怪後世有人講歷史是勝利者寫的,看史書只是想讓我們看到他們給我們看的。

 當然這句話未必正確,但不可否定漢朝寫秦史時沒有如實的寫。

 儒生寫秦史尤其是寫秦始皇,能抹黑自然而然要抹黑。

 哪怕是司馬遷寫的《史記》與秦朝相隔了一百多年,有多少歷史資料可供他參考呢?他也是儒生。

 再來看東漢末年的曹操,只因為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在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中成了奸雄。

 舞臺戲曲中與蘇定方一樣成了白臉奸臣,在《三國演義》中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奸雄。

 而實際情況是奉詔護駕,因此得罪了一些世家。

 如董國舅,袁氏一族等,這些人為謀朝篡位不惜造謠,圖謀不軌,針對曹操的一波騷操作。

 而漢獻帝劉協卻不明大漢為何而亂,三國演義中描述衣帶詔討賊。

 袁紹借衣帶詔之名起兵攻打曹操,官渡之戰決定了大漢是存還亡。

 這只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並非歷史,更何況羅貫中是大明王朝時期的文學家,小說家而已。

 那麼正史中又是如何評價曹操,劉備,孫權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寫《三國志》的陳壽是什麼時期的人,才能判斷所寫的三國志真實性。

 【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人。三國蜀漢時至西晉官員,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