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06十大帝王(十一)

 天幕停頓了片刻後又繼續講述唐太宗李世民:【下】

 【晉陽起兵】源頭

 義寧元年,隋朝命運已終。

 李世民暗中圖謀起義,常常降低身份推崇士人,拿出財物來供養門客。

 群俠大盜沒有一個人不願效死力,同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

 李世民率軍攻打西河並宣佈政令,攻下西河後,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

 起義大軍往西攻打賈胡堡,隋將宋老生率領精兵兩萬人屯紮在霍邑以抗拒義軍。

 恰值久雨糧盡,李淵與裴寂議論,暫且回太原以後再圖謀舉事。

 李世民說:“本來興起大義是為了挽救蒼生百姓,應當先攻下咸陽號令天下。

 遇到小小敵軍就退軍,恐怕跟從起義的人將會一時解散。

 回軍守衛太原一個城池,這是為賊打算,拿什麼來自我保全。”

 李淵不採納,催促命令引軍出發。

 李世民於是在外大聲嚎泣,哭聲傳到李淵帳中。

 李淵召見他問哭的緣故,李世民對答說:

 “現在軍隊憑藉仁義起事,進戰則必勝,退還則軍隊必潰散,眾軍在前面潰散,敵軍在後面乘虛進攻,死亡馬上就到面前,因此悲痛啊。”

 李淵這才醒悟而停止回軍,八月一日,雨止,李淵率軍奔赴霍邑。

 李世民用激將法引誘隋將宋老生,宋老生中計出營寨迎戰。

 隋將宋老生背靠城池列陣,衝擊義軍正面,李建成落馬,義軍兵敗。

 宋老生領軍追擊,李世民則率2000騎兵從高坡處衝殺而來。

 宋老生猝不及防,大敗而逃,此時城門已關,宋老生想順繩爬入,李世民趕到斬殺宋老生,奪下城池,平定了霍邑。

 到了河東,關中豪傑爭著投奔義軍。

 李世民建議進軍關中奪取大興城,(長安)李淵認為可行。

 可不要忘了,李淵還有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兒李秀寧,手中可是有七萬起義軍。

 李世民以前軍渡過黃河,先平定渭北。

 三輔的官員,百姓扶老攜幼,以及豪傑紳士到軍門請求獻身報效者每天用上千人來計算。

 李世民收留英豪以作為備用的官員,遠近聽說此事的人都來獻身投效。

 軍隊在涇陽駐紮,精銳之兵九萬,擊破胡賊劉鷂子兼併了他的部隊。

 留下殷開山,劉弘基屯紮在大興城,李世民率軍親自奔赴司竹。

 賊酋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來會合,屯兵在阿城獲得兵士十三萬。

 不久李世民與大軍平定大興城,李淵輔佐國政,任命李世民為唐國內史,改封為秦國公食邑萬戶。

 義寧二年,五月。

 隋恭帝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改國號為唐。

 建元武德,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恰值薛舉精兵十萬前來逼近渭水之濱,李世民親自率軍攻打。

 大破其部眾,斬殺一萬多人,攻佔敵軍土地一直到隴坻。

 九月,薛舉死,其子薛仁杲繼立。

 李世民又被任命為元帥討伐薛仁杲,兩軍在折墌城相持不下,雙方挖深溝築起高高營壘相持六十多天。

 薛軍十多萬軍隊的氣勢強盛,多次前來挑戰,李世民按兵不動,以挫敗他的銳勢。

 薛軍糧食已完,薛軍將領牟君才,梁胡郎前來投降。

 李世民對諸將軍道:

 “敵軍銳氣喪失衰退了,我軍當攻取他們。”

 於是派將軍龐玉先在淺水原南扎陣,以引誘敵人,敵將宗羅睺集中軍隊前來抗擊。

 龐玉軍幾乎失敗,不久李世民親統大軍出其不意覆蓋了淺水原北。

 宗羅睺遠遠望見,再次回軍抗拒,李世民率領精銳騎兵數十人攻入敵陣。

 他與軍隊裡外配合,一齊奮力攻擊,宗羅睺全軍潰敗。

 李世民斬賊首級數千個,掉入山澗山谷而死者不可勝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