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93章 盤點歷史名臣7

 在神王殿五位皇帝聽完林楓所述,心裡多少有點難受。

 贏政想知道胡亥成為秦二世後如何敗家的,宋太祖想知道如何改變大宋國運。

 明成祖想知道如何收回西域以西地區,海洋爭霸中的利益。

 唐太宗更想知道如何讓大唐更久的存續下去,反正通向外界的結界開了,貨物送入,神王也收了。

 這不正好藉此機會求神王幫忙,出出主意。

 不過林楓只是在其耳邊嘀咕了一句,李世民無奈的離開。

 至於長樂公主李麗質,自然是留下來。

 空間也需要人氣,萬物靈氣滋養,這才是空間能投放現實中的原因。

 武珊珊回到現代,照計劃盤點剩下三位名臣。

 而林楓自然留在神王殿中,如神一樣繼續開拓空間和創造一切。

 空間越大,雙系統獲取能量和信仰值也更快,更多。

 三日後天幕再度開啟:

 “盤點歷史上十大名臣,十大名臣第八位:唐朝

 神探狄仁傑!

 狄仁傑字懷英,號祁溪,幷州太原人。

 唐朝宰相,政治家。之所以稱其為神探狄仁傑,就是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所著偵探小說【大唐狄公案】。

 此小說深受西方人喜歡,翻譯成多國語言文字,在西方國家大受歡迎。

 狄仁傑斷案如神,被西方讀者稱為古代中國的福爾摩斯。

 小說並非歷史,狄仁傑只是個判案官員,而非刑部官員。

 在狄仁傑的為官生涯中,他每到一處,都會把地方治理的有聲有色。

 他關心民生疾苦,體恤百姓生活多艱,對老百姓始終滿懷仁慈和關愛之情,被百姓稱為愛民如子的大清官。

 狄仁傑早年曾被小吏誣告,工部尚書閻立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

 在審問之時發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讚道:

 “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真可以說是滄海遺珠啊。”後世遂用,滄海遺珠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狄仁傑,出生於普通官僚地主家庭。

 幼年開始刻苦攻讀專心致學。狄仁傑參加科舉,後明經及第。

 歷任汴州判,佐度支郎中,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

 狄仁傑外放寧州刺史,任內妥善處理民族關係。

 深受愛戴,寧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頌揚他的德政。垂拱四年,狄仁傑充任江南巡撫使。

 江南之地遍佈淫祠狄仁傑奏知朝廷,焚燬淫祠一千七百餘所。

 只留下供奉夏禹、太伯、伍員的四所祠廟。

 狄仁傑改任文昌右丞,又於同年九月出任豫州刺史。

 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唐朝為周,史稱武周。

 狄仁傑於次年九月由洛州司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

 武則天對他道:

 “你在汝南為官時有良好的政績,但卻有人在中傷你,你可知道是誰嗎?”

 狄仁傑答道:“如果陛下認為臣做錯了,臣當改過。如果陛下明白臣並無過錯,這是臣的幸運。臣不想知道中傷我的人是誰,還會把他視為我的朋友。”

 武則天大為歎服。

 然而,狄仁傑任宰相後三個月,酷吏來俊臣構陷狄仁傑,打入獄中。

 來俊臣還命人假冒狄仁傑等人的名義,偽造【謝死表】讓周綝呈給武則天。

 武則天決定親自過問狄仁傑謀反案,她召見狄仁傑。

 詢問他為何承認謀反?

 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已經死於酷刑了。”

 武則天又問為何要作【謝死表】?

 狄仁傑則答稱並未寫過,武則天便讓人拿出謝死表。

 方知道表章是偽造的,因此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

 全部貶為地方官,狄仁傑被貶到彭澤,擔任縣令。

 魏王武承嗣多次請求誅殺狄仁傑,但都被武則天拒絕。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一時間河北震動。

 武則天為了穩定局勢,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

 前任刺史為了抵禦契丹,盡遣百姓入城,繕修守城器具。

 但狄仁傑到任後,卻讓百姓返田耕作,孫萬榮聞聽狄仁傑被起復,不戰而退。

 魏州百姓爭相立碑頌德,不久,狄仁傑調任幽州都督,獲賜紫袍。

 武則天還在紫袍上題寫了十二個金字,以表彰狄仁傑的忠誠。

 神功元年,狄仁傑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

 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朝廷徵發百姓戍守安西四鎮,以致怨聲載道。

 狄仁傑又代理納言之職,兼任右肅政臺御史大夫。

 聖曆元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劫掠百姓萬餘人。

 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征討突厥。

 並許以便宜行事之權,突厥軍殺盡俘虜,由五回道退回漠北。

 狄仁傑率十萬大軍追擊,但未能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