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 作品

第106章 三機試飛

 唐忠國看著眼神炯炯的劉司令,也沒有遲疑說道:“當然有把握了,其實我們在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之後試飛過一次,我親自上的,別人上我可沒把握!這架飛機除了外形跟米格21相似之外,裡面的內容完全不一樣了!整架飛機進行了全面減重,用了新型的航空鋁合金蒙皮和新型的發動機高溫合金材料,都是下面廠子自己研發的,而且發動機的開發現在也是分段式的了,不是像以前粗放式的混在一起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了,起碼現在有了基礎之後,以後再要研發新殲和新發都有了熟悉的流程,效率也會高起來!” 

 劉司令聽到唐忠國的說法,也是笑著同意道:“對啊!以前粗放式的大幹快上確實能集中力量,但是沒有有效的管理,效率根本就快不起來!還記得101工程結束的時候,我們覆盤,本來飛機有著蘇聯人的指導和幫助,我們可以在三個月內就能拿出樣機的,但就是因為管理混亂拖了五個月時間,這過程中我們什麼也沒有學到,也就是我們動員的老百姓夠多,否則的話,估計到年底101工程都結束不了!” 

 唐忠國當然不敢附和這種話了,司令說出來是反思,他說出來就是純抱怨了,要知道當時101工程哪一架飛機基本上動員了整個東三省所有產業工人出手,那可是幾十萬人啊,就造這麼一架小小的單發噴氣飛機。 

 整個殲7項目所有參與的工人和研究員加起來還沒有超過3000人呢,組裝三臺原型機的時候,一共也就20多個師傅一起幹活,這才一共用了6個月,比101時期就多一個月,那還是因為最後一個月做動態測試之後,唐忠國還自己偷摸試駕了一下,畢竟,他可不想讓試飛員在他製造的飛機裡面出事的,他即使在空中出問題了,也是能輕鬆活下來的。 

 “報告劉團長,2201已完成試飛前準備,請團長指示!”112廠的高廠長突然小跑到劉司令的面前敬禮說道。 

 說道劉團長這個稱呼也是有出處的,當時跟蘇聯談判引進米格21就是劉司令帶隊的,但是在中蘇交惡之後,60年蘇聯專家全部撤離國內,劉司令也是帶人據理力爭,把已經談好的米格21資料留了下來,否則按照當時的情況,別說造發動機了,連蒙皮和螺栓都造不了,要知道國家已經扔進去了不少錢了,正經歷自然災害的國家可經受不起沉沒成本的,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推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