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薛定諤 作品

第177章 鈉離子電池投產

 由於第二智慧工廠的單層面積就達到了3000平,因此上百臺機器擺進去之後也依舊顯得有些空曠。不過這只是第一批機器,如果調試沒有問題的話,還會有第二批和第三批。 

 這條生產線可以用來製造方形外觀的鈉離子電池,有40ah – 100ah 多種容量,能量密度可達300wh/kg,比程遠最初研製的樣品又提升了50%,基本與同體積的鋰離子電池相當。雖然目前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達400wh/kg,但成本也更高。 

 每塊的尺寸和普通公文包差不多,容量越大的電池越厚,重量從950克到1800克不等。目前一條生產線的月產量是kwh(1萬度電容量),平均1wh的成本只要0.4元,只有同規格鋰離子電池的二分之一。而如果進一步擴產降低成本的話,程遠預計成本最終可以降至鋰離子電池三分之一。 

 價格也正是鈉離子電池的最大優勢! 

 至於這種鈉離子電池的銷路,程遠自然也已經找到,目前最大的客戶仍然是東南工業。 

 因為程遠設計的這種鈉離子電池是動力電池,主要用於電動汽車和機器人等大型設備,所以找東南工業合作也更合適。 

 年前程遠已經將電池的樣品送給了質量監管局和東南工業檢測,不出意外的話,下個月就可以正式生產投入市場了。 

 雖然鈉離子電池的利潤並不高,一條產線的月利潤大約在20萬左右。但程遠的最終目的並不是靠電池賺錢,而是通過專利。 

 畢竟鈉離子電池的專利已經到手,未來任何企業生產類似的電池,也都需要向程遠支付一定專利費用。 

 當然其他電池企業也可以繼續生產鋰離子電池,但是程遠相信以鈉離子電池的低成本優勢,肯定會吸引到不少電池企業跟進。 

 以一輛30萬元的大麥汽車為例,它的電池成本就高達8萬元。如果使用鈉離子電池,成本一下子降到4萬。任何汽車廠商都知道該怎麼選。 

 最關鍵的是,這種鈉離子電池的生產工藝並不複雜,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稍微改裝一下即可,否則程遠也沒這麼快弄出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等到主流的電池廠商都改生產鈉離子電池之後,程遠光憑專利費用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