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佛前貴人

 聚在崇真寺門口的難民足足有百餘人,其中大多是老弱婦孺,他們互相攙扶著走到粥棚,領上一碗粥後顫顫巍巍走向旁邊的樹蔭。

 京都城內張燈結綵朱門酒肉,距離京都城不足二十里的此處難民盈野,無衣無食。

 這種落差感,縱然是蕭夜一時間都很難接受。

 蕭夜兜著手走到樹蔭下,找了塊乾淨的地方坐下,在他幾步之外,一個老婆婆抱著幾歲大的孫女,正小心翼翼的灌著粥,看到蕭夜過來,頓時警惕的向邊上靠了靠。

 “老人家,你們是從哪裡過來的呀?”蕭夜搓了搓手,儘量讓自己顯得和善一些。

 老人打量了一番蕭夜等人,漸漸放鬆了警惕,“我們都是肅州府的人,村子上遭了災沒有收成,我們只能結伴往京都城過來,但京都城又不讓進,只能在這裡暫居了。”

 “幸好這裡的菩薩心善,每日供給兩頓粥食,勉強……勉強過得去。”

 肅州府在京都北方,和京都城相隔近兩百里,是大胤十九州之一,也是關中最重要的糧倉。

 今年夏旱糧食失收,這些農戶跋涉兩百里從安都府到京都城,想想都不容易。

 “據我所知,朝廷前些日子撥發了賑災的銀兩,你們沒有領到嗎?”蕭夜疑惑道。

 “嗯,有的有的,銀錢發了……”老婆婆摸了摸兜,“前幾日涇川縣撥發銀兩,我們都去領了,一人五百文,我和孫兒兩人領了一兩銀子,就是捨不得花,想著給孫兒留著,說不好什麼時候就能用到。”

 一人五百文?

 蕭夜再次皺了皺眉頭。

 一兩銀子一千文,等同於兩個人的賑災款,朝廷撥發的賑災銀至少有五十萬兩,也就是說可分發給一百萬的災民?

 受災之地有西川、肅州、華陽三地,本就不比江南人多,攏共也就百多萬。

 其中以務農為生的不足十一,而且按照以往災情的規模,災情超過十萬人便是大災,此次明顯達不到那種程度。

 也就是說,這次頂多有幾萬的災民,卻消耗了五十萬兩賑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