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螢殤 作品

第102章 你兇我,那我就不說了!

  這種人齊桓修是不會見的,髒眼睛。

  “送去戒律司,動刑吧。”

  齊桓修語氣淡淡,彷彿在說那就放飯吧。

  王有才都禁不住打了個冷戰。

  戒律司是個吃人不吐骨頭渣子的地方,進去的人無論嘴巴多嚴都能撬開。

  戒律司所用的手段自然也不一般。跟戒律司一比,內刑司那三十六套刑罰都只能說是逗孩子玩兒的了。

  看來齊桓修是氣大了,定然要讓這梅鑫淦生不如死。

  九公主已經給了方向,梅鑫淦又扛不住大刑,不出三天,涉案人員就全部緝拿歸案。

  齊桓修把老翰林單獨叫到御書房。

  證據確鑿,翰林學士又氣又惱,要不是王有才拉著,老翰林就要撞柱子了。

  王有才小聲勸著:“梅大人,您若是撞了柱子,豈不是枉費了陛下的一番苦心?陛下單獨跟您談這個,又刻意抹掉了梅鑫淦和您的關係,為的是什麼,您看不出來嗎?”

  最終,老翰林遞交了辭呈,告老還鄉。

  齊桓修沒有追究他失職和認人不清的責任,還是給了老臣子一個算是比較好的晚年。

  而這件事也給齊桓修敲了一個警鐘,更加重視教育和考試的公開公平公正性。

  還有往年裡那些榜上有名的進士、舉人,他們真的有真才實學嗎?

  齊桓修在御書房忙得昏天黑地,只有午膳的時間能跟九公主坐在一起歇會兒。

  宸妃和明妃象徵性地問候一下,齊桓修順勢就說了自己的擔心。

  【這有何難,讓在職的這些官員,每三年參加一次考試,除了考察他們的學問,還有他們對自己管轄範圍內的認知和了解,不就行了!】

  【還有科考,三年一屆著實有點青黃不接,父皇要不要考慮一下兩年一屆?最好是一年一屆!】

  齊桓修把這些話記在心裡,轉頭就去跟官員們落實。

  很多人以為只要做了官就是穩妥了,什麼書本知識都扔在一邊。

  雖然說做官不靠寫文章,但這些人把知識還給老師的速度也太快了。

  齊桓修當然也不會立馬就考察官員。

  萬一抽冷子來個考試,然後全員不及格,誰給他幹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