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往事心酸

 “唉,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說是德高望重,誰曉得私下裡是個啥樣人呢!”

 “可不,這年頭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又不是沒有,和縣那位縣令大人,從前不也說是好官麼,這次不也給擼下去了!”

 宋老太太聽人議論,哭得聲音越大了:“你們是不曉得啊,不是我兒不讀書啊。

 是這老頭子他偏心眼啊。

 他家老三和我兒都是同時入學,偏偏他家老三學問不及我兒,擔心我兒比他強,心裡不舒服。

 這才藉著閨女的手段,逼得我兒不能讀書,轉而做了下九流的商人,斷了我兒前程呢!”

 被嫂子攙扶著的左三娘,剛出來就聽到這話,險些沒氣得昏死過去:“老太太,你說這話虧心不?

 當初公爹過世,你揹著人,把家裡所有銀錢都給了你孃家侄兒兄弟,連公爹給人的貨款,你也一併拿走了。

 我大著肚子,家裡見天都是要債的。

 家裡拿不出錢,人家就要拆房子搬糧食拉牲畜,梅兒爹沒了法子,才丟了書本去做生意。

 你咋好意思說是我家逼的?”

 她成婚不過半年,公爹就意外過世,外頭的生意沒及時收手,就被婆婆那些兄弟一搶而空。

 他們搶了鋪子裡的貨物不說,還低價把兩家鋪子給賣了。

 等宋維銘料理完公公的喪事,債主上門,他們才曉得。

 宋家所有貨物都沒了,交了定金的貨商,還有之前買賣來往的僱主,都拿著文書過來要債。

 偏偏始作俑者的婆母,這個時候還病了。

 躺床上啥事不管,還得她大著肚子伺候湯藥。

 丈夫沒了法子,只得挨個上門給人下跪道歉,約定時間給人還錢。

 重新給人寫了欠條,放下書本,挑起公公曾經走街串巷的擔子,一點點把生意給做了起來。

 那年月她多難啊,剛成婚,家裡就欠了一屁股債。

 左老先生是教書先生,可那點束脩銀子,也補不了他們家的無底洞。

 她靠著孃家人的接濟,兩口子精打細算,一個銅板掰做兩個用,生了孩子第三天就起來,寒風去幫丈夫推車去集市。

 半道上,遇到了孃家大哥大嫂。

 他大哥當即紅了眼,一腳把宋維銘給踹到在地;“她才生娃兩天,你滿天下去打聽,誰家婦人生孩子第三天,就要出來做事的?

 你老孃做的孽,憑啥讓我妹子來還?”

 她大哥大嫂壓根不聽宋維銘解釋,揹著她就回了孃家。

 她這些年對孃家人是又恨又怨又愧疚,恨他們為啥要將她嫁給這樣的人家,也愧疚自己拖累孃家,害老父親一把年紀還去鄉下教書。

 從那時起,她就傷了身子,這些年一直沒再開懷。

 宋老太太一直罵她是不下蛋的雞,白吃白喝還霸著窩,不讓別的母雞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