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老叟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五章 究竟是內憂還是外患呢?

    而除了實力上的差距以外,這二者之間的政治意義那也是互不相同的。

    前者紅袍騎士歸根結底就是一支屬於皇帝的私人親軍,說白了也就只是皇帝手裡面的一把刀罷了,它的政治意義除了維護這個皇權以外,再無其他了。

    而後者的紅甲騎衛,這可是一支自從誕生以來至今出動次數並不多的神秘軍隊。

    但凡每次的出動,都是在某種含義上面代表著南離帝國陷入了水深火熱內憂外患的境地之中,所以紅甲騎衛才會出動,而除了這之外,紅甲騎衛平日裡,是壓根就見不到他們的。

    哪怕是象徵著南離帝國統治者的離帝,想要見到紅甲騎衛,那也是難上加難的,饒是他們下令召喚紅甲騎衛,紅甲騎衛也是完全有理由抗旨不尊的。

    那為什麼,在這麼一個任哪個皇帝看來都是一顆無法為自己所掌控的混亂力量,最後卻還是沒有人去對紅甲騎衛下手呢?

    就算是這支神秘軍隊的實力再怎麼強橫,難不成還能強的過南離帝國嗎?

    這一點啊,倒也不是歷代離帝不想做的事情,他們同樣的對此也很是無奈。

    畢竟紅甲騎衛的存在始終就代表著在這偌大的南離帝國當中,始終是有著一支不能為他們所掌控的強大力量。

    他們做夢都想要將紅甲騎衛收入囊中納入己用,可惜,紅甲騎衛的高傲卻讓這幾代的離帝拿這支軍隊沒有任何的辦法。

    而若是想要擅自撤銷紅甲騎衛這個番號以及編制的話,對於如今的離帝來說,這無疑也是困難無比的。

    為什麼會困難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支紅甲騎衛的成立時間,可是來自於南離帝國史上為數不多的一位強大帝王執政時期的。

    那位帝君,也是被後世供奉為南離武帝,同樣的,也是在那位南離武帝的執政期間,南離帝國徹徹底底的將天下第一帝國的名號坐的穩穩的,而那時的南離帝國,也是兵鋒所指之處,皆是其之疆域。

    紅甲騎衛,也是在那位南離武帝的獨斷之下成立了起來,而最初給與紅甲騎衛的代號,則是【龍騎】

    但凡跟龍字沾上邊的軍隊,那可就不可能會有多麼的簡單啊,這畢竟是一件無人可以去質疑的事實。

    而當時同理的,那時的一個草臺班子卻被冠上了龍騎的稱號,這對於彼時的南離軍隊,那可並不是多麼容易會被他們所接納的。

    因為畢竟在那個時期的南離軍隊,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打遍天下無敵手,天下諸國無任何一國的軍隊膽敢與南離軍隊硬碰硬,而自己國內龍騎的出現,這個稱號的出現,不就是相當於是說這支連仗都沒有打過的草臺班子,被冠以了天下第一強軍的稱號嗎?

    當時的南離國內,那些上將們自然而然的是對此很不服氣的,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時候他們可是為了爭那第一強軍的名號爭得可謂是水深火熱的,而這傢伙可好,在他們爭了半天的時候卻愕然發現國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冒出來了一支喚作龍騎的新軍。

    這也就以至於龍騎的一經出現,便是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當時南離軍界的公敵,不過很快的,龍騎也是依靠著自己強橫到窒息的實力,徹底征服了那時桀驁的南離上將們。

    畢竟當時的龍騎,可是有著三千人的編制,並且三千人之中,平均的戰力也已然是達到了七品修為,更甚者三千龍騎當中,更是有著三百位九品修士,三十位九品上,三位,踏入了那一層次的修士。

    這般由著如此強橫到讓天下軍隊窒息的恐怖戰力一經出世,便是橫掃天下,更別提當時的龍騎使用的各種裝備器具,都是由皇室御府親自鍛造而出的,無論是其品質還是材料,都實乃是當時的天下第一。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當時的那百年之中,流傳的最為人所知的一句傳言便是有關於這支南離龍騎的。

    龍騎不過萬便可天下無雙,龍騎若過萬天下便盡在囊中。

    這話雖然誇張,但卻是當時那百年之中用來形容這支南離龍騎最為恰當的一句話了。

    而在當時,也正是因為這句話,使得了南離龍騎在用實力征服了國內軍隊之後,便是穩坐下了天下第一軍的稱號。

    不過三千龍騎的日常軍費開銷程度,卻是一個無止盡的窟窿。

    在當時南離武帝的執政期間,三千龍騎的軍費開銷便是可以抵得上彼時的國內三支滿編主戰級別軍團的軍費開銷。

    這已然是一個恐怖如天文數字的軍費開銷了,要知道南離帝國的一支滿編主戰軍團的軍費開銷那也已然是冠絕天下之最了。

    可是與這不過三千龍騎比起來,竟是需要三支滿編的主戰級別軍團的軍費才能與其相比,這要是在那位南離武帝的時期還好,畢竟那個時候的南離帝國強大無比,完全是可以養的起這支有著強橫戰力的南離龍騎的。

    可,這要是換了一個帝君呢?

    在那位南離武帝駕崩之後的後續兩代南離帝君執政的時期,倒是並沒有對龍騎的龐大軍費開銷多說一些什麼,反正在他們看來,龍騎的戰力實在是強大到了一個極點,這支軍隊的強大對於南離帝國只會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付出一些軍費而已什麼的,他們自然是接受的起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在最開始的那兩代離帝執政時期,龍騎並沒有任何軍費的縮減,反而的因為這兩位帝君的一些命令,給予了龍騎又是增添了數筆軍費的開銷。

    然而好景不長,在這兩位帝君先後駕崩之後,第三位離帝一經登基,便是當著無數大臣的面,在公開的場合表達出來了自己對於龍騎的不滿。

    因為這位離帝是一個典型的尚文不尚武,飽受儒門文學浸染的帝君,所以在這位帝君看來,軍費的開銷越多,這個天下也就將會變得越亂。

    可能在這位陛下的眼中看來,正是因為先帝們花費龐大的錢財用在軍隊上面,所以這也就才造就了天下始終戰火不休的原因。

    而一旦到了自己這裡,只要自己將戰火熄滅,只留下一些足夠用來自衛的軍隊,那樣的話,就已然是夠了。

    這般的如意算盤,在這位離帝的心中可謂是盤算了個明明白白的,明顯這就是看的出來,在這位陛下的眼中,自己只要主動停手,並且將軍隊縮減的話,那麼這個天下就是會迎來和平的。

    也正好,這個思想是在一位在當時國力天下無雙的君主身上,再加上彼時他手中的權柄是完全足以讓他對這個天下的格局進行影響的。

    所以他在登基沒過多久之後,便是下達了自己的第一道命令。

    大幅度縮減軍費的開支,完全沒有任何提前知會商量的情況下便是獨斷的選擇了撤銷了數支軍隊的番號。

    就連當時的主戰級別軍團也難逃這一災禍,被這位君主接連的撤銷了多達整整五支主戰級別的軍隊,並且在並沒有給予多少銀兩的情況下,便是將這些士卒將校們驅除出了所在的駐地,責令其回到家鄉。

    這已經是蠻橫無理的舉動了,試問這條命令,除去那些愚忠分子以外,又有多少人會選擇接受呢?

    毫無疑問的,在這條命令一經面世之後,便是遭到了朝中文武百官們的阻撓。

    對的沒錯,不止是南離的將領們,就連是當時的南離文官們,對於這條命令的面世都是抱以絕大的不滿。

    甚至於當時的六部衙門聯合了丞相,乾脆的選擇了封駁了這條新君登基以來的第一道命令。

    這可就不同尋常了啊。

    要知道封駁這種事情,雖然說六部官員聯合丞相,是有這個權力的,但是基本上數千年的南離帝國曆史裡面,出現過封駁君令的次數,是絕對不超過五次的。

    除非是那種著實是忍受不下去的亂命以外,這些前朝官員們誰又會選擇硬著頭皮跟君主去頂牛呢?

    君即是天,君權天授這些思想早就已經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他們的腦海當中變得根深蒂固了起來。

    除非是亂命,倘若是一條並不是很實際的軍令,或者說還是會有一些壞處的,但是隻要影響不大,這些官員們都是不會選擇走上封駁這條路子的。

    因為做出來這件事情了之後,他們身為官員就已然是站在了君主的對立面啊,封駁什麼的,這可是在打自家君主的臉啊,這種事情,誰會敢去做?

    尤其還是在打南離帝國這麼一個國家君主的臉,這個天下能有這個膽子的人,那簡直就是屈指可數吧?

    更別提最直接了當的就是,一旦是選擇了封駁,那麼身為君主,自然而然的就會對這些封駁自己命令的臣子們,一一記在心中的。

    好傢伙,被自家的君主一直記恨在心中,這日後的仕途生活可怎麼會好過呢?別說是仕途了,說不定自己在後來的有一天都是有可能會在什麼情況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被人給抹了脖子這也並不是說不準的呢。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封駁,是不會被他們使用出來的,他們是有這個權力不假,但是這個權力的一經使用,其後果,可是需要他們去承受的。

    尤其還是,他們那一次的封駁,封駁的還是新君登基以來的第一條昭告天下的君令。

    第一條昭告天下的君令竟然就遭受到了群臣的封駁和不滿,好傢伙,這件事擱誰身上誰又能夠受的住呢?

    所以說很奇葩的局面就由此而發生了,雖然說被封駁了君令,但是這位離帝卻還是壓根不放棄的選擇了拉攏了幾個腐儒充當自己的親信,並且對他們個個都委以重任,最後,還手寫了幾道君令,蓋上了自己的章印,讓這些腐儒們各自領了一張,去往各地解散軍隊去了。

    要知道一條正兒八經要昭告天下的君令,是要從君主這裡發,由尚書檯召集丞相以及御史大夫二人各自蓋審閱通過了之後,才能將這封詔書發出的。

    這種詔書,一般也都是那種比較大的決策,或者說是需要昭告天下的詔書,所以這才是需要前朝官員進行審閱的。

    而像解散軍隊這種事情,自然也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