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煮花生 作品

第64章 人人都是影評專家

“他們肯定在電影院控制不住戴上了觀影頭盔,思維切換成了觀眾視角,忘記了任務,徹底沉淪在影片的魅力中。”

“萬幸,我忍住了誘惑,用筆記錄了感受,所以現在,我有話想說,有話能說。”

“在此之前,本人申明,此篇影評含劇透,請謹慎瀏覽。”

“好了,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導演想要表達的內核,只有一個——人性!”

“所有劇情,都是圍繞人性的展開。”

“從這個角度去分析角色,一切都豁然開朗。”

“男主角甄翔,很容易想到,代表的是真相,什麼是真相?真相只有一個,不管隱藏在多少重迷霧之下的絕對真實,因此,他才有一雙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有句話將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會凝視你,深淵見多了,難免受到影響,就會變得神經質,漸漸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無法融於世間。”

“男二號張森,也不是隨便命名,代表了另一種寓意,弓長張,形聲字,此字始見於金文,本義是把弦安在弓上,在古代文言中有解,既張我弓,既挾我矢,已經拉緊弓弦夾挾著箭,將名字結合,意味即將發射的箭矢,指向黑暗森林。”

“森林就是芸芸眾生,每一顆草木,都是心魔的具現,導演借這個名字,是為告訴觀眾,你、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叫張森,若控制不住利箭,射穿森林迷霧,將詭異多變的心魔釋放,無異於打開潘多拉魔盒,慾望無窮釋放,最終導致慘重後果,所以這個角色的定位是大反派。”

“男三號任興,很好理解,人性,人性創造心魔,心魔改變人性,在劇本設定中,任興是個滿腔熱血充滿正義感的警探,他的人性光輝是正面的,善良的,偉大的,而然一旦心魔釋放,沉淪就在一念之間,本片結尾他三次換槍,包括心魔轉移到了他身上,就是最好證明,導演利用反差與對立,將一個極善之人漸漸變成極惡之輩,更能直擊心靈。”

“三位主演評價完成,我們開始講劇情。”

“片名《心魔》,世界背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主題可謂相當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