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煮花生 作品

第51章 痛感十二級

導演是一條入門難,精通更難,永遠沒有盡頭的求索之路。

很多年前,張文就認可了這個道理。

“三流導演拍畫面,二流導演拍故事,一流導演拍意境,頂級導演拍感情。”

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情得人心。

忘了,不知從哪裡看到的這句話,從此成為張文的座右銘。

他始終堅信,沒有感情的電影,就像用邊角料製造出來的合成肉,看著不錯,當打開精美包裝,裡面就是一堆腐爛的狗屎,除了汙染環境,創造不出任何價值。

張文理解的感情,並非單獨所指,也不是簡單的友情、愛情或者親情。

而是某種廣義的哲學思想理念。

隱藏在故事懸念中,只有通過鏡頭語言才能捕捉,或隱喻,或暗示,或衍生,或強調,或對比……如害羞的姑娘,驚鴻一瞥,已然留有餘香。

不管過去多少年,記憶始終猶新。

它是電影的魂,不因歲月而消散,不因重溫而淡寡。

經得起時間考驗。

感情!

這個滿嘴神神叨叨的異類,這個讓人敬而遠之的鬼才導演。

從他成功拍攝出第一部影片,註定會在影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沒人可以走進他的內心,沒人認可他的理念。

但並不妨礙人們驚歎他的才華。

二十五年從業生涯,僅靠九部作品,就斬獲大導演稱號。

一部d級難度,五部C級難度,三部B級難道。

這些他執導成功的影片,完成度最低的,都有百分之九十三。

而且很少失敗。

正如他所說:“當我走進拍攝工廠,打開機器,劇本世界創造成功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部電影穩了,因為我找到了大綱劇本的魂,我清楚影視天堂渴望看到什麼結果,我不擔心演員會掉鏈子,那是我認可最契合角色的演員。”

他的話無人反駁。

願意用三年,五年,甚至八年去籌拍一部電影,難道不值得信任嗎?

完美主義者,偏執狂。

是世人打在張文身上的標籤。

家中。

滿臉絡腮鬍的張文從冰箱拿出一罐啤酒,不修邊幅半躺在沙發上,目光盯著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