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161章 從現在開始,朕要依法治漢了!

 洛邑宮,前殿。

 一次正兒八經的常朝會即將開始。

 自打朝廷還都雒陽之後,正式的常朝會是很少舉行的。常朝是皇帝為了處理軍國大政和日常行政事務召開的決策性會議。根據漢宣帝時期確定的制度,應該是五日一朝,外加初一、十五照常進行的朔望朝,一個月基本要召開六到八次常朝會。雒陽城內六百石及以上的朝官都有資格參加常朝會。

 不過劉協這個“仙帝”對於這種已經沒有多少實質,只剩下形式主義的常朝會是沒有一點興趣的——畢竟劉協的大漢朝廷剛開始時就是個空殼,政令不出雒陽縣!

 即便現在權威漸漸提高了,也就能管西河南尹九縣,再加上弘農郡、河內郡、河東郡的二十餘縣地盤倒是相當於三個郡,可是治下的人口僅有數十萬,只相當於一個大郡。

 就這點地盤人口,壓根用不著一個朝廷來治理。

 再說了,一個大漢朝廷的配置,也不適合用來治理司隸的三四個郡。因為大漢朝廷的官員理論上來自大漢十三州,而且都來自各州的世家大族,他們所代表的都是本州世家大族的利益。

 而劉協在自己能管得了的三十餘縣的地盤上實行的“新二十級爵制”可不符合天下大部分州的世家大族的利益。

 如果稀裡糊塗的就讓那幫代表外州世家大族利益的朝官來參與西河南尹、河內郡、河東郡、弘農郡的治理,那一準是要幫倒忙的!

 而且這堆朝臣要麼是跟劉協走過“東遷路”的老資格,要麼是劉表、曹操、袁紹推薦來的關係戶,要麼就是花錢買的官大部分人就是來混個資歷,抬高或維持一下門第,劉協哪兒能真的和他們一起治理司隸數郡的地盤?治壞了他們可不負責!

 所以這一年多以來,劉協採取的辦法就是將大部分朝臣架空,然後和朝臣中的少數能和劉協在治國理念上保持一致的心腹,如楊修、鍾繇、司馬防、呂布、徐晃、張遼、董承、伏完、劉琦、曹昂、丁衝、臺崇、馮碩、侯折、楊眾等人組成一個精簡的小朝,和他們一起治理司隸數郡的地盤,組織直屬天家的軍隊,管理朝廷的財政。

 而且,劉協也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這些心腹。他必須得采取司隸士族第一等和關東士族、幷州含河東武士並列第二等的人事原則組織執政團隊。

 而在安排直轄各縣的一把手時,還得遵循以司隸為主和司隸境內實行三互法的原則——也就是縣令縣長主要用司隸人,但要遵守三互法,不能讓本縣人當本縣官,還要儘可能避免本郡人在本郡任縣令長。

 另外,劉協還將護田校尉部一拆為四,變成了西河南尹護田校尉部、河內郡護田校尉部、弘農郡護田校尉部和河東郡護田校尉部,從而形成了郡守河南尹和護田校尉各管一攤的局面——郡守管民田和民戶,校尉則管軍田和軍戶。

 而這四個護田校尉部上面,則是護軍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