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一群野牛!

池子那邊有動靜!




喬苒放慢了腳步,輕手輕腳地往溫泉那邊靠近。




近了,她躲在一棵大樹後面,探出頭去,就看到了讓自己又是心疼又是欣喜的一幕。




一群野牛!一群大大小小足足有十幾頭的野牛!




它們居然在溫泉池子裡滾出了一個大大的泥坑,渾身滿是泥濘地在泥坑裡打滾!




她的溫泉池啊!喬苒心疼得要死。




要是溫泉的泉眼被這些野牛給堵死了,以後不出溫泉了,那她可就損失大發了!




但是看著那一群在泥坑裡歡快地滾來滾去的野牛,她又覺得,用一個溫泉換這麼多的牛,也算是值了吧?




要知道,在大越朝,耕牛可是被官府嚴格管控的,牛也是要上“戶口”的。




誰家有牛,都要去官府備案,若是牛死了,得向官府彙報,官差會帶著仵作上門檢驗,確定牛不是被人為殺死,才能給牛“銷戶”。




而若是牛是被人惡意害死的,那官差可就要把人給抓到衙門裡去受刑了。




可以說,牛是受到保護的,不能輕易宰殺,所以這時代的牛肉非常珍貴,一般都是老死或受傷而死的牛才可以殺了吃肉,病死的得看是什麼病,對人體無害的話也可以吃。




還有就是野牛,獵戶獵到的野牛肉可以吃,但是野牛皮糙肉厚,一身蠻力,也沒有那麼容易獵取到。




因此牛肉在大越朝是稀罕物,價格十分昂貴,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吃得起。




而一般的耕牛,也不是誰都能買得起的。




一頭壯年耕牛,一般賣到二三十兩,已斷奶的小牛犢也要十幾兩銀子。




這對於一年都存不到幾兩銀子的農家人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




所以,能買得起耕牛的人家很少,犁地耙地的時候,只能以人力來拉犁耙。




像清水村這樣六十多戶人家的村子,有牛的人家也才不過三四家,在逃荒路上獵了野獸賣了皮子後,也才又有幾戶人家買了牛和牛車。




現如今,村裡還有幾十戶人家沒有耕牛呢!




喬苒想著這些野牛要是抓回去分給大家,那以後耕地就輕鬆多了。




喬苒數了數,這裡足足有十頭大野牛,有兩頭快可以拉犁的半大野牛,還有三頭小一些的小野牛。




只是,野牛是沒有固定窩巢的,它們都是成群結隊,走到哪吃到哪,累了就隨時躺在地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