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梨 作品

第348章 林老闆的來意


                 二戰後初期,百廢待舉。印尼經濟的發展,仍以荷印時期的經營為基礎。至其經濟政策與賀易事務的處理,仍是荷印時期的舊規。印尼在精神上:的基本改變是:管制輸人,獎勵輸出;保護與促進工業的建設;扶持民族工商業。

  工商業中,最主要者為輸人貿易,在管制輸人方面,曾規定為保護民族商,分成堡壘、籍民與外僑三類。時任印尼大統領蘇佳諾實施所謂“指導的皿煮”,也實施“指導的經濟”政策。對“非原住民”的經濟活動,限制嚴厲;保護國內工業,也只限於民族企業,意在符合其“印尼化”與“民族化”的政策。印尼經濟的特徵,以農業生產為基礎,次為礦業。其農業生產,約佔百分之七五,礦產約佔百分之二十,手工業僅佔百分之五。華人大多從事商業,小部分從事工業生產,農、林、漁、礦等業者為數極少。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華人移居印尼,非如歐洲人的據為殖民地,進行經濟侵略;亦非印度人的有領土野心,建立印度化王國。華人既無國家的武力為背景,也無正治的聯繫,其為移民性質並無殖民意義。日久定居,艱苦奮鬥。不管是國內正治上的變故,或經濟上的動因,無不以個人力量去從事經濟活動。勤奮耐勞,謀生第一。最初,由出賣勞力,或從事“邊際經濟”,錙銖寸積,經年累月,由行販而小攤主,由零售商而批發商而成鉅商。此在未進入現代化的經濟之前,以個人為中心的經濟活動,端賴克勤克儉,刻苦耐勞,逐求蠅頭微利,尚可自存;依靠鄉友為基礎的基爾特(guild)經濟性組織,互助合作,尚能在市場活動。但由於現代工業發展迅速,促使整個經濟在本質及型態上發生鉅變後,華人經濟本身在時代考驗下,勢艱因應生存。

  早期的華人移民,大都是隻身前住。赤手空拳,篳路藍縷;萬里投荒,被荊斬棘;在非常艱困的環境中去掙扎;冒險犯難,去開闢新天地。華人既能刻苦耐勞,安分守己;尤以愛好和平,講究仁義,故能與各民族和諧相處,建立深厚情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西方帝國主義或資本主義勢力,不得不全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