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梨 作品

第295章 收穫時刻(一)

  在當時的東洋國內,一般用於騎車人照明的工具有三種:蠟燭燈籠、電池燈和瓦斯燈。不過,這三種照明工具都不夠‘完美’——蠟燭燈籠雖然便宜,但照明範圍有限,而且遇上颳風天,剛剛點燃便會被風吹滅,極不方便;電池燈使用壽命極短,所以同樣不受人們的歡迎;瓦斯燈雖然相對規避了上述兩種照明器具的缺點,但價格十分昂貴,常人是用不起的。

  松下幸之助自然知道這些車燈的優缺點,他對妻子說:“梅野,你知道市場上的自行車車燈為什麼賣不出去嗎?就是因為它們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這些缺點的存在恰恰證明了自行車車燈市場的潛力。如果能發明出一種完全符合客戶需求的自行車燈,問題就解決了!”

  當電氣行業在東洋國內緩慢發展時,自行車行業已經逐漸進入了衰退期,同時因為電車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在當時的東洋國已經極為普遍了,這是一片巨大、尚未被開發的市場。松下幸之助覺著憑藉自己的才智與努力,一定可以發明出這種自行車燈!

  聰明的松下幸之助早在五代自行車店做學徒時,就曾研究過市場上存在的自行車車燈,也瞭解那些照明器具的缺陷,通過比較後,他將目標鎖定在電池燈上。電池燈較之蠟燭燈籠使用壽命更長,較之瓦斯燈更廉價,只是照明時間極短。

  如果能設法延長電池燈的照明時間,那麼電池燈應該能受到顧客的歡迎吧?!

  在此之後,松下幸之助抽出一部分時間用於研究自行車車燈。松下幸之助根據電池燈本身的缺點,制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少要能照明10個小時;第二,結構要簡單,出現故障的概率要低;第三,價格要便宜,不能超出大多數客戶的購買能力。在當時的東洋國內自行車燈市場上,這一種堪稱完美符合客戶需求的自行車只存在於人們的想象當中。

  雖然松下幸之助很努力地反覆試驗,但收到的效果不盡人意,接連不斷的試驗失敗讓松下幸之助再次感受到了濃濃的挫敗感,然而松下幸之助仍舊是堅持了下去。

  某天夜裡,當井植梅野從夢中驚醒時,看到丈夫松下幸之助靜靜地坐在桌子前發呆。井植梅野小心地詢問:“怎麼樣?還沒有研製成功嗎?”松下幸之助無奈地答道:“是啊!還是沒有成功。市場上所有的電池我都已經嘗試過了,可依舊是沒有太大的改善!”松下幸之助邊說邊擺弄手上的一個車燈。井植梅野停頓了一會兒,說:“既然如此,那你不妨在電池上面做研究!如果能設法解決電池問題,不就可能成功了嗎?”

  妻子井植梅野的一番話,驚醒了猶在“夢中”的松下幸之助。此前,松下幸之助只是在車燈的構造上下工夫,雖然制定出了新車燈的標準,但他的思路還是很侷限。

  而妻子井植梅野的提醒頓時打通了松下幸之助的“任督二脈”,他覺得,電池燈之所以照明時間短,主要原因便是沒有選對合適的電池。隨即,他將關注點從車燈的構造轉移到了對車燈電池和燈泡的改進上——這一回松下幸之助總算走對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