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秦不聞,看我。

等到了。



郭凡清的眼中閃過情緒,像是期盼,又像是解脫。



他緩緩闔眼,卻又好似不甘心一般,睜開眼睛,看向樓閣下的男子。



周圍,是紛紛揚揚的議論聲。



“這個侍衛……似乎是司徒府的吧?”



“當真?這是司徒大人身邊的侍衛?”



“那還有假!首輔大人在外出行,都是這位公子跟隨在身邊的!”



“剛剛他說什麼??好像是說……首輔大人也準備了一闕詩?”



“好、好像,是的……”



“據我所知,尚書大人與司徒大人素來不和吧?”



“可不是呢!若不是司徒大人此次回京,說不準尚書大人都要常住司徒府了!”



“這位司徒大人雖都說是文人風骨,朝堂上下對他讚譽有加,但是……”



“但是宴唐大人好像也沒展現過什麼才華吧?”



“……就是說啊……尚書大人不服氣,那不是在情理之中?”



“人人都鼓吹這位司徒大人文采蓋世,今日我倒是要看看,能帶來怎樣一闕詩!”



“嗐!再有文采又如何?能比得過當年那明鏡臺上,長安王帳下幕僚的那闕!?”



“一闕詩”與“一首詩”又不同,“一闕”不講究起承轉合,只用一句,便能描繪心境與抱負。



最有名的“一闕詩”,是如今仍掛在明鏡臺最高處的那句——



【來年春風又度,少年垂暮,濁酒一杯足慰吾。】



多年來,再未有一闕詩詞,能與之相提並論。



樓閣底下的文人才子們雖聽聞過這位司徒大人“才學了得”,但也不覺得,他能寫一闕詩詞,與當年的這闕媲美。



樓閣之下,明安站在萬萬人前,身姿風骨,皆與宴唐相近。



他穩穩地站在原地,任由周圍高聲低聲,喧囂不入他耳。



那姿態模樣,若是當時秦不聞在場,應當也會有一瞬的恍惚:明安似乎,像極了年少時那個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公子宴唐。



樓閣之上,郭凡清一身酒氣被風吹散,他理了理衣冠,正了正身姿,朝著明安微微拱手:“下官洗耳恭聽。”



極目遠眺。



前方便是燈市綿長,千盞明燈如同漂浮於天河中的皓月反省,光華璀璨,融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