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史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樓房




這時候朱棣心目中也有了主意,他看向姚廣孝說道。



“你馬上著手收集其他藩王的反應,咱們這次不著急,正好我也生病了,先看看他們怎麼做,咱們到時候見機行事就行了。”



這一次姚廣孝沒有再出主意,他心裡面也是鬱悶非常,明明自己的計策挺管用的,可是偏偏到了京城之後,那位皇太孫的反應奇快,來個借力打力讓他有苦說不出。



於是姚廣孝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以免再出紕漏!



而此時在京城之中的五大軍營已經完成了軍戶改革,當然這也是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之下才做到的。



朱元璋也藉著這個勢頭,開始大力推廣紅薯和玉米的種植,雖然說玉米的產量沒有那麼好,但是不挑地方山坡之上種下去也能夠有收穫,這可是要比小麥和稻米搶的太多。



最重要的就是根據下面人的回報,這玉米還耐旱,如此一來,不少地方都能夠種植,也變相的能夠提高糧食產量,至於紅薯更是大力推廣的重要目標。



這東西畝產幾千斤,不但能夠生吃,煮熟了吃甘甜可口,一年只要種上一季,青黃不接之時,老百姓也不用餓肚子了。



而且那些軍戶聽說這紅薯畝產能夠過千斤,一個個也是興奮不已,種地種了這麼多年,誰聽過什麼東西能夠有這麼高的收穫?



不用官府催這些軍戶們,就按照那些老農的指點,把紅薯種到了田裡面,期待著豐收之後,從此以後再也不用過餓肚子的日子了。



至於新城這邊,朱允熥命人做了規劃,在城區之中的樓房全部都在五層以上,下面可以用於商鋪經營,上面可以住人,考慮到後世那種鴿子籠太不人道。



再加上以後糧食不缺了,肯定會出現五世同堂的局面,戶型太小了,根本就住不了人,所以他親自上手定下了,每一套的居住面積不低於一百五十平!



這也讓他內心有些感慨,在後來房地產興盛的那個年代,房子戶型越來越少,而且還七扣八扣到了最後,僅僅能夠住下兩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