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春 作品

第 81 章 不能當賭狗





冬天冷,小有家資的人家,都會用破棉衣、舊棉絮拼湊著,做個厚棉簾子遮風。




江知與看他這簾子,都是錦緞做面,眼睛都瞪圓了。




進來看徐誠還沒起,江知與自動腦補,大腦過載。




徐誠讓他別多想:“他是早上過來的,說給我爹孃拜個晚年。我們昨天聊得比較晚,我就起晚了,他沒讓人叫我,走之前來看了眼。”




小哥兒房間,外男不好進。




徐誠也沒想到林庚會突然來,聽見外面動靜,他就緊急把屋裡顯雜亂的東西,全給抱到了炕上來。




這就導致他來不及穿衣服。




徐誠把被子掀開,只見炕上棉衣棉褲都有,還有他隨身的小本子、彎刀,錢袋子都散開了。




江知與聽他說完,鬆了口氣,過來幫他收拾。




“我嚇壞了!”




徐誠笑嘻嘻的:“你沒趕上時候,看見的都趕巧。”




那確實。




昨天看他們抱一起,今早看林庚從徐誠屋裡出來,不怪人多想。




江知與跟他說:“我原想著來看看,你要是忙,我就去鋪子裡的。”




徐誠起床穿衣,動作利索,梳頭髮之前,他還想先把棉衣脫了,這衣服束著他難受!




江知與忙過來幫他梳頭髮:“怎麼這麼急躁?”




徐誠告訴他一個好消息:“今天有人去糖廠看看,我們掙錢的機會來了!你沒來找我,我也要去找你的!”




江知與從知道糖廠會對軍銷售以後,就猜到是林庚的關係。




現在事到臨頭,他還是問了一句。




結果徐誠說不是:“是府城的商戶,從我們這裡拿貨,他們到府城賣。不過確實是林庚介紹的。”




江知與聽完,盯著徐誠看。




徐誠從爐子上拿水壺,倒熱水,再從小桶裡勻冷水調溫,用溫水洗漱。




所有行為都很正常,間隙裡




說一句,都是對大生意的嚮往。




是真的很想掙錢。




江知與想了想,提醒他一句:“這個商戶,可能是王府的人。”




不然什麼商人,需要林庚親自介紹?




還能跟著一起來豐州買貨。




糖廠剛起步,現在生產還沒有穩定,進哪門子的貨。




他一說,徐誠就搖頭:“不,真的是商人,我確認過了。要是王府的人,他會告訴我的。”




他擦過臉,邀江知與出門去,路上跟他說:“他經常在外辦差,三教九流的人認識很多,這回來的是他熟人,給了面子,但確實不是王府的人。”




徐誠又說:“他跟他爹孃說過了,來年事定,就娶我過門。”




相較生意,江知與更在意好友的感情與婚姻。




地位懸殊太大了,他們還聚少離多。




徐誠聳聳肩:“我這麼說,你就這麼信吧。我們也沒轍。船到橋頭自然直,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江知與定定心。




還是把糖廠的事辦好先,幫誠哥兒爭取一下。




糖廠來的商人,是在府城聞名的“和升號”。




取了商號,真正的豪富之家。




東家姓秦,來人是現任當家的,也姓秦,行六,見面叫一聲秦六爺。




雙方約定在一品居吃飯,這是豐州最大的酒樓,上菜都是本地特色菜。




兩個小哥兒出來談生意,大門就敞著,避嫌。




秦六爺年紀四十出頭,留了須,只在唇邊一圈。面相很和善,圓臉圓眼,見面三分笑。




豐州是昌和府治下的縣城,縣內商戶,都聽說過和升號的名頭。跟他們家做生意,糖廠是頭一例。




秦六爺講究,上茶不上酒,客套話說兩輪,先把自家商號的經營情況說了下。




主營產業是糖、酒、茶,最先是以酒發家,再種茶苗。




糖廠,他們家也有,但產量有限,目前是蔗糖為主,不賣蜜餞。




“我去你們鋪子裡看過糖品種類了,也都試吃過,單論蔗糖來說,比我們家的口味要純一些,不澀口。你們能量產蔗糖嗎?”




這單生意,以徐誠為主導,江知與作陪,不搶他風頭。




徐誠說:“暫時不能,要來年收成後再說。目前糖品雜,也是因為原料採購問題。原料太少,只能產出那麼多。”




冬季開的廠子,還能做出蔗糖,就很了不起了。




秦六爺提供了另一種合作模式:“我們家的蔗糖有固定的賣貨渠道,不愁賣。我們就定蔗糖,原料是個問題,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出原料,你們廠子代加工,所產蔗糖都歸我家。我給代工費。”




算賬是江知與擅長的,他恰好聽謝星珩說過“代工廠”的例子。




工廠可以做自己的產品,也能利用場地、設備、人工、技術的優勢,去接外面的單子。




如果客戶有需要,從糖果屋賣出去的糖,甚至能貼牌。




管他叫白家糖還是黑家糖,客人要什麼,就是什麼。




但小謝說的代工廠模式,是客戶下單、提貨,有的人會附帶配方。也有自帶原料的,比較少。




這一環的賬目,他們要細算。




江知與輕輕點頭,徐誠就知道有利可圖,暫時應下,還要詳談。




飯後,三人往糖廠去。




糖廠員工休年假,現在只留了看門人。




看不見人員製糖,但看得見規模、設備。




常見的設備,工坊裡都有。




根據謝星珩的圖紙,改進過的設備,現在只做出來兩臺,分兩座工坊放著。




看了外觀,不懂裡面結構,也沒開工運作,看了也白看。




秦六爺也不好打聽他們掙錢的本事,轉而去看倉庫。




倉庫清了一批貨,轉到了糖果屋。




裡面餘貨少,內部構造一清二楚。




沿著牆壁,加建了窄邊水槽。環牆而建,及腰的高度。




這是控溫設備。




徐誠從江知與這裡聽來製冰的法子以後,就想了這個主意。




水槽還是雙層,到時加水加硝石就有冰產生,省得人工替換。




這個簡單,到時也好操作。




現在氣溫低,為了掩人耳目,徐誠找他娘借了一筆銀子,加建了冰窖。




正好冬季,能取冰來藏著。




徐誠相信,世上沒有幾個廠子能如此奢侈,用冰塊來控溫儲存貨物。




成本計算一下,冰塊儲存的開支,比貨品還高,不划算。




水槽作用,跟秦六爺說了以後,果不其然,把他狠狠震驚到了。




生產工坊跟倉庫都看完了,就到了畫餅時刻。




要讓他相信,糖廠有實力能完成訂單。




這個餅子,是原料多多。




原料多,糖就多。




他們跟農戶們說好了,來年不知道他們種不種,先把餅子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