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品

第242章 徵兵,五萬,一次招滿

  孃親和妹妹的期待,三個小弟的渴望,化作如山的壓力,讓他感覺肩頭沉甸甸。

  就在這時,隊伍輪到了他,只見書吏已經衝他招手,示意他走到桌前報名。

  李三不由自主的,重新深吸了一口氣。

  他再次雙手攥拳,不斷給自己鼓勁,他深深看了一眼孃親和弟弟妹妹,隨即轉身大踏步走向了桌前。

  到了桌前,立身站好,想起十日前有人叮囑過,於是連忙雙手抱拳行了一禮,大聲道:“楊氏民團,預備役李三,正式應徵,請求徵用。”

  “咦!”書桌前的兩個書吏不由驚訝一聲。

  左邊的年輕人來自於田氏,乃是今年剛剛效忠楊一笑的家族,由於田員外辦事盡心盡力,再加上這個家族已經認定跟著楊氏混,所以家族的青年經常被抽調,尤其是年輕一輩讀書人經常擔任小吏。

  右邊的書吏則是來自於孫氏,相比于田氏的情況有些不妙,當初江淮流民來到涇縣時,楊一笑因為缺糧曾經向孫氏購買,當時孫氏自持家大業大,曾經幾次三番的予以推諉。

  雖然後來及時醒悟,並且緊急的調轉船頭,然而比起田氏的主動投誠,孫氏在待遇和重用上全都弱了不少。

  今日由於徵兵急缺人手,孫氏才終於攤上了機會,立馬選出家中最伶俐的小輩,全都派出來擔任臨時的書吏。

  這倆人,來自兩個不同家族,但卻不敢有任何私心,而是竭盡全力的用心做事,不敢有一絲馬虎,否則必然被族中懲罰。

  所以當兩人聽到眼前的報名者是預備役時,雖然心裡驚訝但卻並沒有放鬆尺度,兩人發出一聲驚訝之後,立馬按照程序嚴格把關。

  首先,是詢問家鄉住址,登記籍貫。

  “姓名,年齡,老家哪裡的,家裡幾口人……”田氏的書吏負責問,並且詢問的語氣很嚴肅。

  李三站在桌子前不敢遲疑,急忙道:“回稟兩位書吏,我的名字叫李三,老家滄州,全家遷徙來此,眼下家中共有孃親一人,小妹一人,幼年弟弟三人,外加…外加……”

  他到最後時,語氣忽然有些支支吾吾的不確定。

  孫氏的年輕書吏很精明,隱約已經猜到了原因,於是笑著問道:“是不是因為你成了預備役,所以有姑娘上趕著想要嫁進家門,但由於你還沒確定能不能入徵,所以目前尚未迎娶人家過門?”

  李三面色一囧,但卻不敢隱瞞,老老實實道:“回您的話,確實如此,自從我成了預備役,我家的棚子每天都有媒人登門。”

  他說著乾咳兩聲,有些羞赧道:“讓您二位看笑話了!”

  旁邊的田氏書吏哈哈一笑,語氣平和道:“這沒什麼羞人的,男婚女嫁乃是常理,咱們知州大人楊先生,從來不限制士卒們娶妻生子,甚至還有專門鼓勵,結婚和生子都有相應的獎賞。”

  說著伸手一指,指了指桌邊負責篩選的兩個陷陣營士卒,笑著道:“不信你問問,這兩位都是娶了媳婦的,他們是知州大人麾下的精兵,據說成婚之時還是楊大人保媒呢。”

  李三不由一怔,看向兩個陷陣營士卒。

  田氏書吏又開口,道:“按你的情況,目前屬於單身,但你既然支支吾吾說有姑娘,那麼我們就按照家有妻子登記吧。”

  說著促狹的眨眨眼,略帶示好的暗示道:“這樣對你有利喲,多一口人多一份好處。”

  李三連忙道:“聽您的,聽您的。”

  於是右邊的孫氏書吏提筆,工工整整登記了李三的家庭情況。

  接下來,開始詢問經歷。

  這一項沒有什麼特殊,今日應徵者基本都是遷徙,只需要把老家的情況說一下,再說說遷徙路上有沒有做過惡,就算過關了,進行下一項。

  下一項,也是最重要一項。

  只見兩個書吏臉色嚴肅,十分鄭重的開口說道:“李三,你需要明白一件事,一旦你成了兵,你肩膀上的責任可就不止自家人。所謂當兵吃餉,保護鄉土安危,當咱們涇縣遇到兵事,又或者整個青州遭遇威脅,你可敢奮勇殺敵,為身後的黎民百姓而爭……”

  李三深深吸了一口氣,同樣十分鄭重的道:“我能。”

  “好!”

  兩個書吏一起點頭,隨即在登記冊上寫了一筆。

  緊接著,則是看向兩個陷陣營士卒,語氣熟絡並且隱約帶著套近乎之意,道:“這個是預備役,應該是個好苗子,兩位要不要親自試試,測一測他的底蘊和擅長。”

  陷陣營士卒笑著點點頭,隨即一人走到了桌子邊,對李三伸手道:“來,掰個腕子,我先試試你的臂力,能不能當個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