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生的猛人


                 古代疆場廝殺,帥旗重中之重。

  大旗一倒,全軍譁然,哪怕已經佔據上風,也會瞬間士氣暴降。

  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簡單,古代沒有對講機,也沒有戰場電話,雙方大軍廝殺之時,士卒們全憑帥旗的動向。

  所謂大旗一舞,熱血衝頭,在士氣磅礴的情況下,戰士們嗷嗷叫著往上衝。

  然而如果帥旗忽然被人砍倒,整個戰局立馬會發生急劇變化,因為這意味著一件事,自家的帥營被抄了。

  這時候的敵人,必然放聲大喊,整個沙場之上,全是一種聲音:“大勝,大勝,對方大帥已死,我軍此戰大勝……”

  想想吧,那將是一種何等恐慌的局面。

  由於沒有戰場上即時性的通訊手段,士卒們根本不知道自家帥營的情況,他們只知道自家的帥旗倒了,所以會認為敵人真的殺進帥營。

  於是乎,全軍士氣立馬崩盤!

  而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士氣乃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一旦哪一方士氣崩潰,面臨的結局非常悽慘。

  首先,是恐慌潰退導致的踩踏……

  其次,是敵人趁機追著狠狠砍……

  幾十萬人的大軍,有可能被幾萬人衝破,甚至歷史上有個例子,三千鐵甲對戰十萬精兵,結局,大勝。

  所以在古代戰爭中,斬將奪旗乃是大功,反過來講,護衛大旗很重要。

  人在!

  旗在!

  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選擇最猛最能打的兵。

  最重要的是,扛旗之兵必須是大力士,不但是大力士,而且還得擁有持久力,必須做到一場戰爭下來,扛旗者始終站著屹立不倒。

  有一個專門稱呼,說的就是這種猛人!

  名曰:大纛衛

  ……

  人間四月,青黃不接,對於剛剛遷徙涇縣的百姓而言,這段日子屬於最為難熬的時節。

  由於身份不是流民,所以無法求助賑濟,況且從老家背井離鄉之時,很多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上路。而當地衙門為了防止人口流失,不但圍追堵截並且不給發放路引。

  偷偷摸摸的遷徙,必然導致走的倉促,很多家當都沒法帶上,無論糧食還是衣衫全都短缺。

  其實就算不是偷偷摸摸的走,這些百姓家裡也沒什麼存糧,如果能在老家活下去,誰願意艱難跋涉來涇縣。

  來了之後,縣城已經擁擠,不管是街頭還是巷尾,能住人的地方全都住滿了人。所以,只能在野外搭棚子居住。

  歷來中原百姓,一向能夠吃苦,雖然住的是野外棚子,但是隻要有個住的地方就滿足。

  最難解決的,是吃飯問題……

  人太多了,遷徙者高達十五萬,再加上涇縣原有的百姓,總人口已經突破的二十五萬。

  楊一笑哪怕剛剛發了大財,然而面對這麼龐大人口仍舊有心無力,他只能嚴令官員們盡心竭力,優先救助孤寡和沒有勞動能力的人。

  整個涇縣境內,各處可見粥棚,只不過並非人人都能領取施粥,唯有餓的快要死了才有資格。

  而凡是有手有腳能幹活的人,暫時只能靠自己想辦法去生存,要麼靠著遷徙之時帶來的存糧度日,要麼到山林野地之中挖野菜支撐。

  這不能怪楊一笑心狠,他已經竭盡全力籌措……

  比如涇縣的十六家大戶,所有的糧食全都被徵召。

  並且這次徵糧沒有時間玩花活,也沒有讓周縣尉上門扮演黑臉,楊一笑直接給各家下了催糧書,每份文書上面僅僅只有幾個字。

  “賣糧於我,記下人情。”

  “如若不賣,就別賣了!”

  十六個字,總共兩句話,口吻似乎和氣,實則強硬萬分。

  如若不賣,就別賣了,這話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來,知州楊大人已經被糧食搞得生出殺意。如果有哪家不願意賣糧,當晚就得全家死光光。

  賣!

  十六家大戶毫不遲疑的答應。

  縣之豪紳,糧倉萬石。

  十六家大戶的願意賣糧,楊一笑總算緩了一口氣,但是,這個糧食不能一下子全都拿出來給百姓吃。

  施政者,該仁善的時候仁善,該心硬的時候,也必須心硬如鐵。

  眼下整個涇縣境內,人口已經高達25萬,哪怕十六家大戶的存糧足夠支撐一陣,但是自古以來沒有平白無故養民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