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皇帝看出我想謀反?

  皇帝說著微微一停,緊跟著繼續又道:“朕這輩子,可以呼喚使喚任何人,唯獨對這位小友,朕絕不用皇權壓他。”

  太監們愁眉苦臉,但卻不敢再建議。

  徽宗皇帝則是重新看向窗外,蒼老的語氣再次喃喃自語,道:“說真的,朕很想和他縱談文事,朕想看他詩氣蓬勃而落筆,朕想為他的每一首詩而配畫。”

  “為了達成這個念頭,朕專門開設恩科,甚至朕已經決定啟程,親自前往青州觀睹科舉。”

  “可惜,世事每每讓人無奈啊!”

  “江淮一場大水災,十幾萬百姓遭了殃,當朕得知消息時,百姓已經死的不到五萬。”

  “文武百官都瞞著朕,二十多年報喜不報憂,如果不是他寫信給朕,朕恐怕一直不知道百姓遭災。”

  皇帝一邊喃喃著,一邊又劇烈咳嗽,卻揮手攆開了想要伺候的太監,自己一個人繼續站在窗戶前。

  他看著窗外大雪飄搖,耳聽著外面寒風呼嘯,突然,重重一嘆:“朕知道,朕不算個好皇帝,我自小就喜愛文雅,對於江山沒有興趣。”

  “登基二十五年以來,朕把天下治理的很差,不但朝政越來越糜爛,北方異族也越來越強橫。”

  “可是朕一直心理逃避……”

  “對,心理逃避,這個詞還是小友寫信讓我學到的。”

  “那一日,朕收到他的信,在那封信的開頭處,他照例寫了幾首詩,讓朕開心,讓朕欣慰,但卻在詩文的後面,鄭重請求朕幫忙。”

  “他在信上說,江淮百姓遭到了大水災!”

  “他在信上說,十幾萬百姓快要死光了。”

  “他還在信上說,那些百姓就在京師之地,然而雖在京師之地,每天照樣還是餓死人。”

  “所以,他寫信求朕……”

  “他說他想替百姓做點事,他說他想替朝廷招撫流民,只要朕允許他做這個事,他哪怕散盡家資也要賑濟災民。”

  “呵呵,這個小傢伙還是年輕啊。”

  “不知不覺就露出了馬腳……”

  皇帝說到這裡,彷彿因為有趣而展顏。

  他蒼老的容顏笑呵呵的,彷彿被小友的稚嫩手腕逗笑。

  接下來的話,太監們聽的脊背發寒。

  所有人下意識的捂住耳朵,不敢再聽皇帝的喃喃自語。

  偌大一座宮殿中,只有皇帝的聲音。

  悠悠的,慢慢的,說著心聲,淡淡評價。

  “楊一笑啊,朕的小友,看似聰慧,其實傻乎乎的可愛……”

  “他雖然在信上說的大義凜然,通篇都在表明他想為朝廷分憂。但是,朕豈能看不透他的心思。”

  “他可能忽視了一點,朕畢竟是個帝王啊。”

  “哪怕朕自幼不喜歡朝政,但是皇族豈能不學習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