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作的腦洞 作品

第65章 出征人選和張遼

 其實剛剛江淮地區遭受了水患,大乾部分財力都湧向了賑災。

 在這時候掀起戰爭並不是好的選擇。

 但朝堂之中,也沒有一人敢上前勸諫。

 或者說,勸諫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這位君主,這幾十年的相處。

 大家早就瞭解了,或許不會因為你勸諫而對你貶官。

 但是也最多把你的話語當做放屁,說了也是白說。

 大乾皇帝陛下,可是相當獨斷專行啊.....

 何況這次梁國犯下了絕對不容許的罪過,出征這件事已然沒有了懸念。

 接下來需要商議的事情,就是誰領兵出征,帶多少士兵這些詳細問題。

 戶部尚書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此去討伐蕭梁,在下以為薛國公掛帥,必能一戰定之。”

 他此話自然是出自真心,打得越久,那麼消耗的大乾財力就越多。

 戶部尚書就是管錢財的,到處都需要錢,自然是想盡快完事。

 派自己這邊最能打的將領了,這不用多說。

 整個大乾,最強大的將軍就是薛達。最能打的部隊,就是薛達掌握的薛家軍。

 當然,其實大家都能夠看明白,陛下不可能讓薛達再出徵梁國了。

 這些話語,不過是照常一些客套話罷了。

 畢竟出征這種事情是不可能越過鎮國公薛達的。

 大乾皇帝並不滿意這個答案,或者說。

 若是整個大乾只能有一個將領出戰,是不是太過於可笑了。

 所以他端坐於皇位之上,並未有任何的回答,除非有人提議到他滿意的答案。

 “鎮國公多年征戰,早就威名四方。那蕭梁不過彈指小國,哪裡需要國公出手。

 在下認為懷化大將軍李越足智多謀、帶兵頗有大將之風,可以為帥。”兵部尚書上前推薦道。

 懷化大將軍李越,正三品武職,可謂是少有的不是薛達一系的將領。

 出身清白,來自江南地區,和來自荊襄的薛達毫無關係。

 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不過這朝堂之中,卻也有另外的答案。

 中書舍人上前拜道:“稟陛下,在下認為二殿下,在平匪之事,英勇無比。

 蕭梁犯下大逆不道之事,此去滅蕭梁,乃皇家戰事,乃國之戰事。

 以二殿下為帥,懷化大將軍李越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