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寒 作品

第12章 被煮熟切片的屍體,接到釣魚佬報警

 在這段描述之後。

 乃是另外四張發現受害人遺體的現場圖片。

 其中。

 有三張都是和這張照片一樣,乃是用黑色塑料袋裝著的煮熟肉片,大小和形狀同樣是相差無幾。

 而最後一張照片......

 則是受害人被砍下煮熟,頭髮脫落、皮膚爆裂,已經無法辨認具體五官的頭顱。

 毫不誇張的說。

 即便只是圖片,但這恐怖的衝擊力,都能讓大多數刑警生理性的反胃噁心,甚至是連做幾天的噩夢,不敢再碰任何一塊肉。

 不過。

 蘇銘此時卻毫無感覺的一一翻過,認真分析的眼神中,根本沒有絲毫的驚慌和不適,只有些許深藏的麻木。

 或者說。

 現在即使是再怎麼慘烈的案發現場,都不會讓蘇銘有任何的緊張情緒。

 將這五張照片看完後。

 蘇銘輕鬆的靠在椅子上,微微眯起眼睛,開始認真的剖析起來。

 受害人屍體發現時間為5.13號。

 但大致死亡時間的話,大概是在5.11號左右,並非是5.12號。

 因為。

 在那些被煮熟的人體組織上,能夠明顯看到肌肉內有暗紅色血點。

 這是人死之後。

 心臟失去運送能力,血液沿著血管網下墜形成,毛細血管充血的結果,也就是常說的屍斑。

 屍斑在人死亡後的2-4小時內,便會逐漸產生,經過12-14小時發展到最巔峰,最後在24-36小時內固定下來,不再發生轉移。

 根據圖片上的屍斑數量。

 以及。

 有些溢散開,沒有百分百凝固成團的屍斑來分析。

 兇手並沒有選擇行兇後,立刻就將受害人分屍煮熟。

 而是放置了一段時間,才慢悠悠的處理受害人屍體,時間大致是在行兇後的12-24小時內。

 將受害人放入某個地方煮熟,再進行恐怖的分屍切割。

 從這點就能分析出......

 兇手大概率不是臨時起意行兇,更不是意外誤殺,而是早有預謀。

 非常放心自己的行兇地點,短時間內不會被人發現,才會那

樣慢悠悠等到屍斑都形成到極限了才進行分屍。

 既然是預謀作案。

 那麼無論是早就盯上受害人,還是隨即挑選適合的人進行犯罪。

 單從這分屍手段,都能判斷出......

 兇手的心理素質極好,要麼是見慣了這種血腥的畫面,要麼就是有著反社會人格,亦或者精神狀態不對。